被冤多少次才算够
谁能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多一些研究曹操和他所处的那段历史?董卓倒台,王允被灭,京都百官带着钱粮作鸟兽散。谁都视皇帝和一班老臣是负担和拖累,其中不乏刘表这样的皇室成员,还有经济基础不错的冀州牧韩馥……就算幽州牧刘虞鞭长莫及,为什么那么多实力斐然的州牧,根基深厚的宗亲,仅有曹操坚决要迎奉落难困苦的皇帝?
难道真的是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令”过谁?又能“令”得了谁?
汉献帝刘协迁都到许县后,派六朝老臣太仆赵岐远赴荆州跟刘表要粮。刘表不但扣留了他,还利用他散播皇帝多么落魄、朝中群臣多么无能、曹操多么跋扈等有利于刘表将荆州划疆自治的言论。使得数十年间荆州百姓都极其顽固地认为皇帝是多么的不堪,曹操是多么的该死。受到如此恶劣影响的人中,最著名的要数避难荆州,在荆州求学的诸葛亮。加上日后逃亡到荆州避难的刘备一番恶意挑唆,使得诸葛亮立下“素志”,拼死灭曹,“光复”汉室。
奉迎皇帝的结果和代价,曹操深有体会。
当部下有人提出离开麻烦不断、好处没有的皇帝和一班老臣,像其他诸侯那样找个地方封疆自守时,曹操抽出腰间配剑,猛地将几案剁成两半,并断言:自古“儿不舍父,君不弃臣”,尔等若再妄言,情同此案!
汉献帝刘协带着一帮老臣历经劫难回到洛阳,当时身为兖州牧的曹操闻信后前往迎接。可洛阳已经被董卓隳堕殆尽。由于董卓放兵劫掠人口至长安,导致洛阳周边二三百里内杳无人迹。曹操力排万难,将皇帝迎接到受害较小、城池完好、离京都洛阳最近最安全、治属兖州的许县定居。既能保证粮食供应,又能保障皇帝的安全。可因许县靠近曹操的家乡,这成了抨击者认为他想要“挟天子”最说得过去的“理由”。
曹操为国羁旅三十三载,只到过故乡六七次。其中除了两次隐居及一次避难,其他都因从涡河乘船经颍水南下合肥征讨孙权。
为了支持他的统一大业,家乡父老不断输送男子到军中。建安七年春正月,当离乡多年的他走在故乡的路上,只看见老弱病残的男子时,竟无语凝噎。在他下发的抚恤令里写道:“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
长期以来,他的家乡只剩下老不宜耕种,少不能提篮的老弱病残,拿什么来挟制远在许县的皇帝?
他吃尽千辛万苦,勒紧裤腰带也要为皇帝打造一座临时新城,尽快接待八方来献外族宾客,扬大汉国威于天下。被世人认为他是为皇帝建造了一座“临时监狱”,将之禁锢于此。
面对非难和流言,能支撑他坚强面对的,就是太学石刻上的八个大字:帝之辅弼,国之栋梁。他排除万难力图恢复大汉江山,被怀揣割据野心的诸侯当作反对统一的理由。让他毫无悬念地暴露于军事打击的风口浪尖,经历生前死后长达两千年的非难。
细数曹操一生,得到的远比他的荣耀还多的是——诽谤。
曹操的一生大多时候处于复杂艰险、万丈深渊之边沿。每次做出艰难选择之前,上天没给他留退路。
日后三十年间,曹操一边打仗,一边抽调人力,倾注国力,相继恢复代表大汉民族的东西两都(洛阳、长安),使得这两座古都如同中华民族东西两翼振臂齐飞,却被当朝指责他劳民伤财,消耗国力,有意强大魏国。
难怪曹操会成为文学创作的“常客”,他的人生简直比文学还要文学。那么,什么样的曹操才接近历史真实?
曹操是如何从不名一文、饱受唾弃的太监养孙,成长为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军政一把手?不爱学习、不拘礼仪、纨绔成性、飞鹰走狗少年郎,怎么会成长为心怀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