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部分 冉有
。父子争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这样的争夺表示不屑。

    这件事情的背景非常复杂,要一件件来说。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儿子,父亲去世之后,都不愿意继位,因此双双逃离孤竹国,最终饿死在首阳山。后代,他们被尊为圣人,也是儒家四大圣人之一。

    蒯聩原本是卫灵公的太子,因为看不惯南子给老爹戴绿帽子,准备暗杀南子,失败之后流亡晋国,被废了太子。

    这次父子相争,从君臣关系看,蒯聩是造反;可是从父子关系看,卫出公是不孝。所以,孔子的态度就是这两人都不是好人。

    卫国国君父子对峙的时候,恰好是孔子师徒在卫国期间。这个问题,为什么冉有不去问,而要让子贡去问?冉有这人做事非常谨慎,原则性非常强,但是话不多。孔子对冉有的能力很欣赏,不过两人之间的交流并不太多。而子贡是孔子喜欢的学生,又能言会道,孔子很喜欢。冉有和子贡又是很莫逆朋友,因此,有些问题冉有觉得自己不方便问或者不知道怎么问,就请子贡出马了。

    所以,短短一段话,能看出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那种家族内斗、父子反目、利益集团内部斗争的事情,往往是很龌龊的。对于这类狗咬狗的事情,就不要去掺和了。

    4.3(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听到了(好想法)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该先听听他们的意见啊,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好想法)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啊。”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好想法)就去做吗’,老师回答说‘有父兄在,该听听他们的’,冉求问‘听到了(好想法)就去做吗’,老师回答‘听到了就去做’。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要推动他;仲由太过鲁莽,所以要拉着他一点。”

    孔子是个非常好的老师,对学生都是因材施教,回答学生的问题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针对每个同学的性格特点,这就是为什么孔子的学生们对孔子都很佩服和尊敬的原因。同样一个问题,得到不同的答案,不仅子路和冉有受益,旁边的公西华也受到启发。这段话,显然是公西华记载下来的,显示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不过,本性难移,冉有始终是个谨慎的人,而子路也总是鲁莽,最终也死在这上面。

    这段话,应该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因为只有这段时间,子路、冉有和公西华才同时在孔子门下。

    孔子那里,“闻斯行诸”取决于学生的性格。如今不同,“闻斯行诸”取决于领导的?对这一段应该牢记在心。好恶,领导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

    4.4(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华为季孙出使齐国,冉有决定给他的母亲发放出差补助的粟米,于是来请教孔子。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有觉得少了。孔子说:“给他十六斗。”冉有却给了他八百斗。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说论语简介 >说论语目录 > 第四部分 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