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9篇 钱塘东去
距25公里,处于同一干流。相比之下,7.8万千瓦的石塘水电站的容量要比紧水滩水电站小许多。紧水滩与石塘水电站建成后成为浙江电网的主力调峰电厂。值得一提的是,紧水滩水电站大坝的设计为混凝土三心变厚双曲拱坝,102米的高度位居当时国内拱坝第二,这种变曲率、变厚度、扁平拱的新坝型,在国内高拱坝中属首次采用,这座看上去与其他拦河大坝没有太大异样的高坝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

    同样处于丽水境内的滩坑水电站位于著名侨乡青田县。其装机容量仅次于新安江水电站。作为浙江省迄今最大的扶贫致富项目,滩坑水电站也是“十五”期间浙江省实施建设的最大水电工程,电站位于青田县境内的瓯江支流小溪中游河段。众所周知,现代技术条件下建设水电站,难度最大的并非大坝与发电系统的技术,而是移民。郭海光是滩坑水电站的副总指挥,对于5万移民的安置,用郭海光的话来说,做移民工作,就是做天下最难的事。从感情上讲,郭理解移民的心情,所谓故土难离,虽然滩坑电站是扶贫项目,但是要让移民亲手拆掉祖辈修建的房屋,亲手毁掉一代一代赖以生存的田园,一步三回头地告别故土,谈何容易?虽然滩坑水电站已经建成发电,但是回想电站建设之初的移民经历,郭海光依旧有些不堪回首。

    在指挥部,大家都知道一个“玻璃的故事”。在指挥部协调组办公室的玻璃窗上,有两个窟窿,这是2003年7月移民冲击镇政府的时候砸破的。光那一年,这条街上的移民冲击镇政府就有四五次,最严重的那次移民们把镇政府包围了,他们冲进来打砸得一片狼藉,指挥部所有人员只好都撤退到办公楼顶上。移民们之所以如此愤怒,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激愤的移民,郭海光的对策是冷静,在郭看来,如果双方都激动,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能激化矛盾。所以,郭说,只要我们真正从移民的利益出发,就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有一次,镇上五六十名人力车工人跑来指挥部要求“无土安置”待遇。一时间,人力车把镇政府的院子塞得满满的。郭海光出面接待了这批人力车工人。郭看他们情绪都很激动,七嘴八舌,话也听不清楚,就建议他们去会议室。在会议室里,郭海光终于弄清楚了这些移民的要求,原来他们认为“无土安置”对于他们来说实惠更多。但是,郭认为,“无土安置”有利有弊,对于这些本来土地较少的黄包车夫来说,有土安置可以给他们土地,其实更划算。郭把其中的利弊分析给这些移民听,跟他们讲了三个多小时。最后他们都吃透了政策,也就心平气和地走掉了。

    在库区,有一个村庄叫白岩村。村里有位移民叫许大爷。一度,许大爷对移民工作很反感,负责他所在片区的移民干部多次去做工作都被骂了出来,而且骂得很让人下不了台。郭海光闻知这一情况后,决定亲自上门。郭从侧面了解到许大爷有一个弟弟在县城做生意,便邀请他一起去。两人进了门,许大爷一见弟弟也来劝了,就没好意思开口骂人,但只是一言不发坐在墙角里,谁也不理。郭有备而来,知道许大爷家就剩下老伴和他两人,儿子去西班牙打工了。郭就先不跟他谈移民的事情,而是谈起了他们的儿子:“儿子不在身边,两位老人生活是不是不方便?”许大爷听了不为所动。郭也不计较,继续说:“他一个人在外面打工不容易啊,在外国也不知道有多挂念你们两位老人,以后两位老人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们,我们替你们解决。”听了这话,老人原本拧着的眉头终于渐渐舒展开来,偏着的头也低下了,一口一口吸着烟默不作声。郭知道这话起了作用,僵局已经打开。果然,后来郭又多次找到许大爷,慢慢向他讲起移民前后的利弊。终于,许大爷同意动迁,并且和郭海光成了好朋友。

    和所有大型水电站一样,滩坑水电站建设项目集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69篇 钱塘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