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的黎波里,我来啦!”
和领土完整的外交方针,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这是王旺生大使最苦恼与无奈的时刻:当利比亚整个局势日益动荡,当局政府岌岌可危时,你还必须与之打交道和表态。

    利比亚局势动荡的背后,有一只巨大的无形之手,那就是以美法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南斯拉夫事件中的中国使馆被美国强盗式地袭击,至今清晰地留在我们记忆中,王旺生和他的使馆同事不会想不起中国外交史上这少有的惨烈一幕。

    “没有,我们真的没有感到特别惊慌和紧张,一直按照国内的指示,始终坚守在使馆。”王旺生只差十几个月就要退休了,就要永远离开他工作了一辈子的外交岗位。在采访他之前,我想象着这位大使一定有许许多多苦水向我倒,可是我竟然没有听到他的一句牢骚话。

    在利比亚撤侨前后,国内有不少对他和大使馆的非议,比如说,他们事先对利比亚局势缺乏准确把握和预测,对在利中资企业和中方人员的情况了解太少等等。王旺生听后十分淡定地笑笑说,从突尼斯动荡开始,他们就已经警惕和动员起来。当时他们就向国内报告了针对这一地区的看法:执政者长期以来搞独裁,下层民众诉求得不到合理解决,早晚将引发国家动荡。这些意见对我国日后处理中东、北非地区的外交事务起了积极作用。

    对于在利中资企业和中方人员,大使馆了解的情况与实际确实有很大出入,这也是后来加大撤离工作难度的一个突出问题。

    “中国对外开放后,尤其是近几年,国内企业和普通公民在‘走出去’方面的动作比过去大大加大,渠道也多种多样。比如,在利中资企业,有的是直接投标进去的,有的是通过搭乘外国公司进去的,有的甚至是转承包第三国、第四方才进去的。这导致了我们官方估算的在利人数与实际人数有很大出入。利比亚时局一乱,中资企业、中方人员都来找我们使馆,都希望使馆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馆工作人员全力以赴,扶危济困。我们问心无愧,认真履行了国家赋予的职责。”王旺生大使说。

    在王旺生大使身上,有一种可贵的精神和心态:任何时候,听不出他的急躁,听不出他的埋怨,听不出他的情绪,听不出他的夸张,实实在在,平静始终,机智大度……这不就是一个职业外交家的素质和国家大使的典型形象吗?

    我听到许多关于王旺生大使和使馆工作人员在大撤离前后的感人故事。

    当国家决定撤离后,使馆通知到某中资企业时,对方拒绝接受撤离命令,理由是他们公司在利的承包工程有十几个亿的金额,且项目已近收尾阶段。“如果现在走了,我们损失太大!”公司负责人这么说。

    “撤离是国家的命令,你的手下有上千人,他们的生命更重要。”王旺生说。

    “人的生命固然重要,但国家利益我必须捍卫!”公司负责人态度坚定,仿佛只有他是国家利益的守护者。

    “你要相信,只要利比亚主权在,只要我们使馆在,我们就不会放弃中国在利比亚的利益。”王旺生回答。

    “那我服从你的指令,我们同意撤!”这位公司负责人终于答应。第二天,公司派人来到使馆,找到王旺生大使,说光有口头的承诺不行,大使馆还得给他们公司做后盾。他们的项目工地人一走,所有设备和东西都没有人管了,请使馆出面帮助他们跟当地武装或长老联系联系,争取请对方保护好公司的项目工地,以便利比亚日后稳定时再回来完成项目。

    “这没问题,你们放心撤就是了。”王旺生痛快答应。

    后来王旺生大使派武官和参赞数次冒死穿越炮火连连的战乱区,跟当地长老商谈,请他们看护中国公司施工工地,并签订相关协议。这类事王旺生大使和大使馆做了不计其数。试想一下,当一个个中资公司的撤离人员大举离开施工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国家:2011·中国外交空前行动简介 >国家:2011·中国外交空前行动目录 > 第八章 “的黎波里,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