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五章
。另一位黄汲清是从大西南调来,完全是出于对他的两方面优势考虑,一方面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另一方面他还是中国数一数二的从事石油地质科学的专家。他和谢家荣实际上是普委的技术总负责,加上刘毅这位行政领导,如此三人班子应该说是最佳搭配。

    普委除上面几个大员外,还有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李奔。这位少壮派到普委之前已是东北地质局副局长了。在普委他被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是实际上的大管家。李奔在新中国石油工业建设史上是位重要而又传奇的人物。他是位小八路出身的共产党人。1945年,他所在部队越过陇海公路时,日本人投降了,年轻的他被派到家乡任化县当了县委书记。解放后,当时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办公厅主任的袁宝华将他召到地矿行业。这位年轻、干练的党员干部深得黄汲清、谢家荣的看重与赏识。中国大庆油田的发现过程,如果没有李奔从中奔波、周旋,或许还要晚几年。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当年与康世恩在大庆会战中并肩战斗的老石油,从解放初期任局级之后的几十年间从未升迁过,在他辛苦、劳累,并且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数十年后退休时,他依然还是位局长。拿黄汲清的话说,像他李奔这样能干的人,在石油部早就是部级领导了。可叹的是,兴许地质部的人才太多,要不然像李奔这样的功臣在官场上永无出头之日的恐怕也不只他一个人。

    除李奔的行政办公室外,普委下设一个地质科,这是主要的业务部门。著名地质学家王曰伦、朱夏、关士聪等也在其中。而更多的是像张瑞祥、邓克刚、苏云山、丁正言、余飞、朱聚善、敖玉、冯福闾、胡定恒、刘政琨、孙人一、陈继贤、宁宗善、周志武、任纪舜、王光等一批刚走出大学门的年轻人,如今这些人大多成了我国地质业的栋梁支柱。1954年12月,国务院为了加速石油工业事业,决定将地质部、中国科学院和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的力量集中起来作战,并分工地质部与中科院担任油气普查和科学研究任务。康世恩任局长的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担任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第二年,该局撤销,并改为独立的石油工业部。黄汲清他们的普委任务也由综合矿产普查任务改为全国性的石油、天然气普査勘探。这一消息,对毕生致力于中国油气业建设的黄汲清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或许是近几十年来李四光的名字太响和太光耀的原因,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国地质科学界的其他人物知晓得甚少。其实,二十世纪的中国地质科学较之其他科学界更值得我们中国人自豪。而中国的地质学界所涌现的一大批跻身于国际地学界之林的世界级大师,又何止李四光一个人!

    黄汲清便是可以与李四光并驾齐驱的其中一位、而且是中国地学界难有几位科学大师可以冠之为中国石油之父的其中一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秘密档案简介 >秘密档案目录 >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