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灯都”如此辉煌
不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古镇属于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这样的话我们不仅随处可听,而且随处感受。

    温州人的第二故乡——没有比温州人更深切体会古镇人的这句话的内涵与意义。

    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非常了不起。他们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镇“灯都”,同样不可去温州人的功绩。

    温州人比古镇人干灯饰要早,而且即使在古镇人雄心勃勃称霸灯饰天下时,温州人的力量仍然不比古镇人逊色。但温州人以“温和”的性格“投降”了古镇人——他们在无奈中举家迁移到了第二故乡——古镇。

    温州人从商的伟大和不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新都酒店3楼,中山温州商会就设在此。

    温州人做生意的满世界都有,他们虽然各奔前程,但普遍有组织严密的同乡商会。中山市的温州商会竟然在古镇,可见温州人在中山的生意人主要集中在古镇。一问会长董承聪,答案更加明了,原来温州人在中山市的生意人,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古镇做灯饰生意。

    吴润富书记也不止一次对我们讲过:古镇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灯都”、产业发展到如此之大,温州人功不可没!

    温州人在古镇的贡献无论从他们所参与的人数,还是他们给这个“灯都”留下的财富,都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

    “目前在古镇的温州人大约有18000余人,占古镇灯饰从业人员近三分之一。”董会长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数字,“10多年前,灯饰产业曾经是温州四大产业之一,并列于皮鞋、服装和五金产业。但10年以后95%的温州灯饰老板都跑到古镇来了。现在温州本地的灯饰企业已经消亡,只有个别主要不是靠灯饰产业活着的企业,没有人再相信温州灯饰还有多少生命力。”

    “为什么温州灯饰由老大最后变成了古镇的‘臣民’?”

    “主要原因是古镇的政府对这一产业的全力支持起了关键作用,相反温州地区的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有给予这个已经发展很好的产业以政策上的支持。市场经济就是这么残酷,竞争嘛!但任何一种产业,要具备规模和强大的竞争力,当地政府不给予支持和扶植,终究会丧失优势的。”

    “你们不埋怨温州政府?不记恨古镇政府?”

    “不。相反,我们非常感激古镇政府。因为是他们使我们这些温州灯商有了越来越大的生意做,我说的完全是实话。”董会长一再这样解释,“温州灯饰在1995年前比古镇这边要强,做灯的人也多。但温州的产业基本上都是靠个体私营业主自然发展,得不到政府更多的扶植和支持。而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和国际灯饰市场出现新的产业变化。作为全球灯饰产业重要地区的台湾灯饰产业商们,开始寻找大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他们首选了广东,选择了古镇。由于台湾灯饰业具有国际灯饰产业的先进管理理念与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工艺,古镇的灯饰从这个时候逢到了两个大好机遇:一是台商把大量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带进来,二是政府倾力支持这一产业,比如像古镇办第一届灯饰博览会,政府掏出2500万元来为发展这个产业做‘赔本’生意。这样的举措恐怕只有古镇能做得到。温州灯饰业失败于古镇是一种必然。温州灯饰业没有这些好事,从温州灯饰产业的结构而言必然输给古镇,因为过去我们主要做低档产品。80年代、90年代初期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高,我们生产低档灯饰,市场还不错,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装修房子、配套家居也向中高档看齐了,以中高档产品为主的古镇灯饰便超过了我们温州灯饰……”

    “有人说,1999年古镇灯饰举办首届灯饰博览会是古镇灯饰与温州灯饰竞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你也能过好日子·中国百姓致富调查简介 >你也能过好日子·中国百姓致富调查目录 > 第四章 “灯都”如此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