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332亿元说明问题
依靠这支主力军,左冲右突,创造了每年经济收益都在百分之二十几、三十几的增长速度,成为小榄镇经济发展中的一支创效益最好的队伍。

    小榄镇的镇志告诉我们,有800多年历史的名镇小榄,在改革开放之前也仅有两平方公里的面积,而现在,小榄镇城区面积一下扩大了10多平方公里!纵观小榄的发展,城镇建设几乎可以称其为龙头。而引领这个龙头的正是黄标泉与他的这支“城建队伍”。在今天的每一条街、每一座楼、每一个社区前,人们都可以讲述一串串关于小榄人当时创业的动人故事,但这仅仅是整个小榄镇建设与前进大协奏曲中的一些小音符而已。

    我们身边的唐女士还是喜欢“建楼说楼”。“小榄城建要说的事太多,还是说说盖这楼的经过吧!”从银座大厦的顶部落地窗,唐燕梅指着我们身后的雄伟建筑说,当时小榄镇政府提出要盖这样一座具有小榄镇标志性的建筑时,有人听了直摇头,怀疑小榄镇100年后也不能发展到那样的光景。谁也不曾想到,十几年后,我们的小榄镇呈现出了现代化的都市规模。从这事上可以看出,他们这一代镇领导的超前意识和干大事的能力。为建这座百年不落伍的标志性工程,黄标泉先后率有关人员多次赴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等地考察,从设计到施工,每个环节都凝聚了小榄镇的领导者和建设者的心血。

    “你们觉得这楼怎么样?”唐燕梅笑着问我们。

    “超一流!在小镇上能看到如此宏伟的建筑,不可思议!”我们除了感叹,依然是感叹。

    “黄书记做事,就是这个样。他所干的事,既想得很远,又想得很近。远在能对小榄前景的展望有预见性,近在能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唐燕梅的话,一语道出了小榄镇领导们的高瞻远瞩与求真务实。黄标泉自己和我们所采访到的许多干部群众都透露过同样一个事实:小榄镇党委和政府他们一班人,干什么事前,总要进行几番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然后走出去学习考察,再回来细细琢磨,最终作出自己的正确决策。

    “一块红绸,一旦做了旗帜,就会布满弹洞……”在第一次与黄标泉见面时,这位小榄镇掌舵人,就曾充满诗意地对我们如此说。“其实我最害怕宣传我本人……”这位“害怕宣传自己”的镇党委书记,没有向我们讲述他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与“难忘经历”,但从其表情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作为一名领航人对现今的小榄的自豪感。“我热爱这片土地,因为它养育了我,我对它有感情。有感情,就想把它建设好。这就是我对小榄镇的全部心思。”黄标泉用最朴实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基层共产党领导干部的胸襟。

    我们的视点,还是眼前这座19层大楼。据说大楼刚竣工那些日子里,由于它也是全中山市最漂亮的建筑,所以一时成了全市人民的一个新“旅游景点”。

    国家建设部部长到小榄镇视察、考察工作,看了这座大楼,夸奖中又多少带点儿羡慕的口气说:“你们小榄镇可真不简单呀,我们建设部也没有这么一座大楼!”

    离开大楼前,唐燕梅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是小榄镇城镇建设发展总公司总经理的身份,不失时机地向我们介绍她的公司现在的情况:公司已发展为集公用事业、房地产、电子、贸易、高新科技等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经济实体,是小榄镇政府的直属企业集团,其所从事的产业是镇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年产值超12亿元。现在公司的主要业务,除在国内广为开展外,还在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铺开。

    正是:小榄镇的哪一个人,哪一个单位,都不可小觑!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小榄公社埒西二大队第二生产队社员黄新文靠劳动致富,全家一年劳动所得10500元,使得他成为全国农村出现的第一个农民“万元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你也能过好日子·中国百姓致富调查简介 >你也能过好日子·中国百姓致富调查目录 > 第一章 332亿元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