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七章 触破窗户纸的人
混合经济’。就是说,这种经济以市场资源配置方式为基础,同时引入政府等公共机构通过计划和政策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显然,我国的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具有与此相类似的运行机制。

    最后,他回到中国的经济现状,指出“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国有成分放得比较活的情况下,想用强化指令性计划的办法来加强、支持公有制经济,恐怕难免落空”,对于恶劣的经济环境,中国必须靠建立新经济体制来加以根治,不可能有别的出路。他同时建议说,经过从1988年9月到1989年9月一年的治理,物价涨势迅速回落,甚至出现了所谓“市场疲软”的现象,这就给了大步推进改革以十分难得、稍纵即逝的机会。

    吴敬琏把这篇长文交给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辑部对是否应该发表犹豫再三,最终在经济编辑室主任韩志国的坚持下,于1991年12月份予以发表。一个值得记载的细节是,整整10年之后,吴敬琏因对资本市场的无序状态猛烈批判与众多经济学家形成对峙,激起了一场轰动一时的大论战,其中,韩志国就是最主要的反对者之一。

    就在这篇论文发表的同时,吴敬琏与他的学生刘吉瑞合著的《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一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此书的主旨与论文完全一致,汲取了新古典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的精华,总结国内外尤其是我国前10年经济改革经验教训,更为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转轨的策略原则,并提出了许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在此书的序言中,吴敬琏以挑战者的姿态写道,“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同志开始懂得: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

    据吴敬琏回忆,此书初稿完成后,江西一家出版社曾表示愿意以最高规格出版,但在1989年的风波以后就放弃了。后来,工业经济出版社表达了接受意向,不过提出要删去“市场经济”等字眼,吴敬琏断然拒绝说,宁可不出版,也不能删。一直到了1991年3月,书稿转到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该社总编辑在终审意见中写道:“我通读了吴敬琏同志这部书稿,与初审姜志辉、复审袁中良同志有相同的看法,认为这是一部很有见地、很有参考价值的著作……应及时、公开出版。但考虑近来报刊关于姓‘社’姓‘资’的讨论,我有些寒噤。”最终,在再三斟酌之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由社长、总编辑、责任编辑三人一起签字——如果因此遇祸,则一同进退,决定“冒险”出版这部著作。

    《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计划与市场》和《论竞争性市场体制》的发表及出版,在政经两界引起极大震动。日后,它们被看成是中国学者在理论的高度上,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一次总扬弃和总清算,《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一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

    发生在1989年年底到1991年之间的这场“计划与市场大论战”——事实上,这也是中国改革史上,对计划经济思潮展开清算的最精彩的一役,是吴敬琏真正成长为一流经济学家的标志性事件。他以罕见的道德勇气和学术功底,捍卫了市场化改革的旗帜。这个个性温和、在生活中从未与人红过脸的江南人,在逆流横飞的时刻表现出了倔强和无所畏惧的一面。

    就在吴敬琏的论文和书籍出版的同时,富有戏剧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历史一把将他推到舞台的中心。

    从1992年的1月18日到2月21日,87岁高龄的邓小平南下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其间断断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简介 >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目录 > 第十七章 触破窗户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