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大势
即迅速放胆猛攻,将其包围消灭。万一敌人狡猾,主动先打撤退,我军亦不为敌人所迷惑,改变原定计划深入敌区,而是按原定计划实行‘钓鱼’战法,诱敌攻击顿挫时,再行包围消灭敌人。只有将敌人主力击破后,我军才可以继续北进,收复泰安、济南。万一在这期间二野窜到徐州附近,我军即将三野阻止于微山湖以东地区,先集中主力,协同黄维兵团击破二野后,再看情况击破三野。”顾见我谈的也有道理,尚属稳当(其实也是送死),就说:“这样的稳扎稳打是可以的,等我同白健生(即白崇禧)商量后再同你说。”

    第二天(大概是10月5日),顾对我说:“白健生同意这样打,你回去照计划实行好了。”当日我返徐州向刘峙汇报,即决定将郑州第十六兵团孙元良部开往柳河附近集结。7日,我召集邱清泉、李弥、黄伯韬等将领开会,商讨各种情况下国民党军的战法。大家对于机动出击及守备徐州的战略战术一致同意,并决定10月15日开始行动。

    15日清早,我正上车出发到前方指挥时,忽然蒋介石从南京来电,叫我不要执行这一计划,在飞机场等他一同到东北去,于是这个作战计划由于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动声势浩大的辽沈战役,打乱了国民党军的战略部署而未实施。

    徐州国民党军此后21天(至11月6日)一直停止于原来状态未动。

    粟裕建议毛泽东改“南进”为“歼敌主力于江北”的前后经过

    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为党在新形势下领导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在政治上、思想上和政策上作了充分准备。

    与此同时,中央军委在军事方面提出了一项战略意图,就是计划在进行了充分准备之后,派遣华野副司令员粟裕率领3个主力纵队(称为华野一兵团),由宜昌、沙市一带渡长江南下,进入鄂南,然后经湘鄂西、湘赣、闽粤赣,逐步跃进,直抵闽浙赣,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苏区立足,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腹地带实行新的战略展开,直逼南京、上海,借以调动敌军主力南下,从而为中原创造大量歼敌的战机,进一步改善南线战局。(《在战略决战形势来到的时候》,《决战淮海》第381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出版)

    当时,中原地区的情况是:

    一方面自从三军挺进中原后,歼灭了大量敌人,调动和吸引了国民党军南线全部兵力160多个旅中的约90个旅左右于自己周围,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

    另一方面敌人集结了33个旅的兵力继续“清剿”大别山;而刘邓大军虽然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开辟了新的解放区,但一直经受着无后方作战的极大困难。同时,敌人又在每一个战略要点集中了几个机动兵团,使我军难以将其分割,逐个歼灭。

    因此,如何粉碎敌人对大别山的“清剿”,和敌人打大仗,并取得大量歼敌的胜利,确实是中原地区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如果华野一兵团南渡长江,挺进敌后,威胁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腹地带,势必引起敌人的巨大恐慌,敌人可能调动其中原战场主力一部南下,从而可以减轻大别山和中原地区的负担,有利于我军在中原寻找战机,各个歼敌。

    1948年1月下旬,中央军委下达了这个战略意图,并要粟裕“熟筹见复”。

    粟裕在领受任务后,积极进行准备工作。二三月间,华野一兵团开始到黄河北岸的濮阳地区进行整训和军事训练。等整训完毕,即行渡江。

    为了掩护华野一兵团进行渡江准备,刘伯承司令员率领部队转出大别山,并统一指挥华野在中原地区作战的部队,转战于淮河、汉水、陇海路、津浦路之间,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淮海战役实录简介 >淮海战役实录目录 > 第一章 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