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会战辽西
来火儿了。他冲着卫立煌和杜聿明说:“我知道你们不想让廖耀湘与葫芦岛、锦西方面东西对进收复锦州。你们把共军看得太强大。廖耀湘兵团为国军精锐,且有空军海军配合。为什么只说共军优势而不说我们的优势?我们的空军、我们的炮火、我们的装备、我们的有素的训练,难道这就不是优势?怎么就敌不过共军?你们要守沈阳,那你们就守吧,我不管你们,粮食自己征募,枪炮自己制造,兵员自己扩充,票子也可以自己发。共产党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你们为什么不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你们不是人,没有长着脑袋?……”

    蒋介石把话说到这份儿上,卫立煌、杜聿明便再也不吭声儿了……

    后来杜聿明才弄清蒋介石为什么非要反攻锦州,终于揭开了不解之谜,他说:

    原来蒋介石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灵机”一动,决定在东北的接收只到锦州为止,再不打算前进。我想起1945年10月20日前后我到了锦州,蒋介石接连电令我“非有命令再不准前进”,并指定东北行营也设在锦州。当时我不了解,蒋介石也未明白告诉我他的企图,我还怪蒋介石不让我们军队乘胜前进是失策。

    以后到1946年2月间,他完全听从美国主子的命令,将接收东北的军队由两个军(第十三军及第五十二军)增加到了7个军(增调新编第一军、新编第六军、第六十军、第九十三军、第七十一军)。现在蒋介石的反人民战争在人民面前整个失败了,他又回想起3年前的“灵机”,好像有了锦州就是他的胜利。他不考虑此时的敌情、地形,尤其是兵力悬殊的实际情况,当然更不了解毛泽东主席这时已牵着他的鼻子,要把他的部队牵到大凌河附近消灭的,所以他还是一意孤行,定要反攻锦州;任何人的意见只要不符合他的主观意图,他是不可能接受的。

    杜聿明还总结道:

    蒋介石所以定要收复锦州,对比及士气等有形无形作战要素来策定他的战略首先是从他的主观唯心判断出发。自1945年12月间他决定部队到锦州就不再前进,以后在马歇尔鼓动下,又深入东北,遭到了一系列的失败。他想起他那时的决策还是正确的,因此决心收复锦州。

    第二,他要确保锦州,争取美帝的援助,锦州失了,他无面目见他的主子。

    第三,他把所谓王牌军的新编第一军、新编第六军估计得太高,把解放军估计得太低,并从唯武器论的观念出发,以为可以不计敌我的兵力、士气,用空军、大炮就能吓退解放军。

    第四,他从经验主义出发、以为解放军过去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主要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每逢歼灭国民党军后即行撤退,所以他料定这一回解放军也要撤退。但是蒋介石不了解解放军现在正实行毛泽东主席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

    毛泽东主席在1948年9月7日的电报中,要求东北人民解放军配合华北两兵团继续大量歼敌,“并攻占北宁、平绥、平承、平保各线除北平、天津、沈阳三点以外的一切城市。”如“长、沈之敌倾巢援锦……则你们便可以不离开锦、榆、唐线连续大举歼灭援敌,争取将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

    毛泽东主席根据战役发起后的战局,在10月10日电报中又指出:“使沈敌深入大凌河以北,以便及时转移兵力包围该敌,然后徐图歼击。”而蒋介石真像一头被毛泽东主席牵着鼻子走,要在哪里宰就牵往哪里宰的牛,辽沈战役的历史事实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国民党东北将领与蒋介石的对话

    19日,蒋介石与卫立煌、杜聿明谈东北下一步行动。直到下午5时仍无结果。

    杜聿明为了迎合蒋介石的心理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令东北国民党军迅速有计划地从营口撤退;一是以营口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辽沈战役实录简介 >辽沈战役实录目录 > 第八章 会战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