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尾声
北野战兵团无力发起大的攻势,摆出暂时固守平津的阵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抓住敌人欲守想逃,想逃未逃的时机,提前发起战役,迫使敌军在极为不利的态势下应战。当东北野战军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平津地区时,就打乱了蒋傅的部署,使其陷入欲逃无路,欲守不能的困境。实践证明,提前发起平津战役的决策,是实现就地全歼傅作义集团的首要因素。

    战略决战阶段,斗争最激烈,情况复杂多变,在指挥上也是最不容易的时候。平津战役指挥上,最困难的是把“惊弓之鸟”变为“笼中之鸟”。毛泽东利用蒋、傅之间的矛盾,从“西线开刀”,切断平张路,抓住傅系,拖住蒋系;接着,又以“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战法,将敌军分割包围于几个孤立城镇,然后集中优势兵力逐次歼灭。其指挥艺术之高超,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

    毛泽东以其非凡的胆略,娴熟的指挥艺术,自始至终驾驭着战役的发展。他殚精竭虑,倾注了巨大精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下发的180余份电报中,由他新起草的即达130份之多。他多谋善断,既指挥自己的军队,又调动了敌人,使人民解放军处处主动,着着胜利。这除了他的天才条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外,更重要的是有实事求是、善于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毛泽东作出重大决策时,总是与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领导人反复磋商。他注意及时通报情况,征询下面的意见,而前线指挥员也能积极提出建议,使确定的方针原则更加符合实际。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战略决战思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

    2、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不战而解放北平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人民解放军运用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谈判取得的伟大胜利。这正如《孙子兵法》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平津战役以军事打击为主,辅之以政治争取。因为开始傅作义虽有和平谈判的意向,但他总想保存实力,不给于军事打击,就不能使其真正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条件。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歼灭了新保安、张家口、天津之敌后,北平守军陷入绝境,在中共地下组织和民主人士的促进下,傅作义遂下决心走和平解决的道路。军事打击与积极进行政治争取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最后方能达到兵不血刃,不战而胜的目的。

    在北平和平谈判中,中国共产党对傅作义采取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首先看到傅作义虽然执行了反共“戡乱”政策,但蒋、傅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在国民党反动政权即将垮台时,傅作义是不愿为之殉葬的。同时,也看到他有爱国思想,是着名的抗日将领,曾与中国共产党有过来往。因此,中共中央对傅作义耐心地进行了争取工作。只要能保护文化古都,接受和平改编,就既往不咎,宽大为怀,使傅作义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条件,创造了一个战区总司令率部接受改编的先例。

    用和平方式争取一个地区的解放、一个集团的敌军站到人民方面来,是毛泽东战略决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争取敌军政策的一个重大发展。

    3、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激发广大指战员为解放华北而英勇奋战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在平津战役中,各部队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根据战役特点和部队实际,深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胜利后,进行了为解放全华北,解放全中国而战的教育,使部队兵不解甲,马不卸鞍,立刻入关。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对取得平津战役的胜利,起了关键作用。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部队还深入进行了和敌人进行决战,打大仗、打恶仗、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教育,使部队在艰苦的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平津战役实录简介 >平津战役实录目录 > 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