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蒋介石宣布重新担任“总统”,国民党进入历史上最危险的时期
蒋介石宣布重新担任总统后,国民党进入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最危险的时期。
(台湾,1950年3月—5月)
如今的台北市中心,风格新颖、造型考究的高楼大厦鳞次柿比,使城市显示出现代化的氛围。这栋只五层楼面、耸有一高塔的建筑,在那些高楼群落中,已经不是最高最大最堂皇的楼房。这栋五层楼房,属于欧洲文艺复兴式建筑,楼身为钢筋混凝上结构,墙外贴红色面砖,结构严谨坚实,于一九一二年六月一日动工建造,一九一九年三月正式竣工落成。从绘图到启用,历时十三载,在当时,是全台湾岛最宏伟壮观的五层大楼。在二次大战日本占领年代的末期,曾遭美国飞机炸毁。日本投降台湾收归中国,又于一九四六年间开始按原样重建。一九四七年完工,正逢蒋介石六十岁;当时台湾省主席魏道明为讨好蒋介石,将此楼改名为“介寿馆”。不久,又当作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在一九四九年,国民党从大陆撤到台湾时,这栋建筑仍不失为全台湾岛最堂皇的大楼。
一九五零年三月一日,蒋介石宣布恢复总统职务,便选中了这栋楼房作“总统府”。这栋大楼是台湾岛上最风光的建筑,可是,当时在这栋楼里当总统,可并不是风光的总统。其时,法律上的代总统李宗仁赴美国后,以治病为名,滞留在纽约,住不起宾馆,就在新泽西州买了一所木匠的普通房子,当起寓公来。中华民国政府自一九四九年十二月退迁至台湾,其总统位置等于虚悬。蒋介石以国民党总裁名义,掌握着陆海空三军实权,这当然属于名不正言不顺,不符合宪法精神;于是,蒋介石玩弄了政治手腕,重新戴起了中华民国总统的帽子。说实在话,当时台湾岛的形势危如累卵,也有人形容它“只是个等待爆炸的火药库”;这个总统也不是好当的,也可以算是勉为其难、苦撑危局了!
台湾岛的面积三万六千平方公里,山脉占去三分之二,但可耕地不及三分之一,人口六百万。经济上,在一九四九年刚刚恢复到抗战前的水平。可是,一下子从大陆退涌来二百多万军民,人口骤增,经济恶化,生产失调,通货膨胀极为严重。根据台湾政府当局颁布之平均物价指数,一九四九年的物价是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时的七千余倍。但据台湾经济界人士严演存先生计算,涨幅不止于政府公布的数字;他记得当年小贩在巷口唱:“油炸脆散子,每只八千块,要买呵,快买呀!”而抗战胜利那年,此类小食,每只不过一二毛钱。严先生说,就此项物品而言,涨幅是四万至八万倍之间!此种涨幅比大陆上的金圆券,是小巫见大巫,民众百姓,已苦不堪言。
与经济状况一样严重的,是人心不稳。当时,有过大陆上溃退经验的外省人,许多人已产生了“恐怕快完了”的心理;有的已在私下暗说“天快亮了”。有的从大陆迁台的企业家,机器设备刚运到台湾,终于放心不下,又高价雇船,将机器迁到南美去了。有的政界人士,也纷纷出走海外,如曾担任台湾省主席的魏道明,就寓居巴西;担任过东北大员的熊式辉,也滞留香港,不愿来台。
蒋介石的正统传记撰稿人董显光,对蒋恢复总统职位,是这样说的——
当然,蒋总统如复职,他所遭遇的困难自多,他如专为自身打算,自仍以引退为宜,复职后如不幸失败,不是有生命的危险,便是饱受指责,蒋总统所享受中国的尊荣已过于最高峰。今后所遭遇者或不免有下坡之事,故从个人利便的原则而论,他最好是置身局外,而避免最后奋斗的艰巨责任。
蒋介石恢复总统职务,其实也是在明眼人意料之中事。这种“以退为进”的办法,他已经在早年政治生涯中用过两次了,并不显得新鲜。这次,面对台湾岛“危危乎殆哉”的实际情况,他是像陶希圣所说,“明知其不能也要为”。
蒋介石耍了政治手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