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角遇到法餐厅
某日闲来无事,跑到家附近的广州天河南小区里闲逛。这是广州最早的小资聚集地,小区的一楼大多已破墙开店,诸多咖啡馆、服装店、小酒吧云集,早年还算文艺地标之一,现在日渐变得俗气,风光不在。
在靠近体育西路、一条看似无路可走的小路尽头,忽然发现了一座精致的小花园,仿佛是间餐厅。绕到正门,果然是个吃饭的地儿,不过门口贴了张纸,写着“店主回法国度假,择日开业”。行,很有姿态的模样。
一直惦记着这间餐厅,很久之后才去吃了第一餐,感觉有点不俗。店主是对香港夫妻,在法国待了几十年,吃遍了南北乡村美食,回国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开一间法国乡村菜的餐厅。餐厅很有法式乡村情调,大红墙配白色格子的大窗户,飘起来的是白色通花窗帘,店面的视觉味道是对的。主人家还在小花园四周的花坛里种了薄荷、罗勒、香草,既是装饰,也是菜肴中的香源。
这家店叫“橄榄园”,男店主很有性格,总是叼着烟斗坐在门口吞云吐雾,旁边蹲一只灰白的、很凶恶的小哈巴狗;女店主看似比较操心楼面的事情,每次去都看到她顶着一头卷发走来走去,高跟鞋“噔噔噔噔”没停过。有次,我拿着自己另外一本介绍广州美食的样书去找她,希望可以采访一下他们的故事。老板娘非常客套中带着些许鄙夷,只说样书留下看看,再答复。过几天我又去光顾,问及此事,她转身从杂物房把样书找了出来,我俩面面相觑,我知晓她还未曾仔细阅读,也知道她其实并不喜欢这些所谓的“媒体宣传”,于是不再强求,希望给他们留下另外一片不被打扰的“橄榄园”。
这里的意粉和主人家一样有性格,全部按照法国乡村传统手工自作方式来操作,每条都像长寿面一样长,比平时吃的要粗很多,也更有嚼劲儿。羊乳酪、蘑菇、番茄和橄榄也加深了乡村的风情,广州只此一间。在上菜节奏上,橄榄园也是典型法式的,不慌不忙,一道道来。在国人看来,这太浪费时间了。不过在这样一个懒洋洋的悠闲餐厅里,着急才是不合时宜的吧?
和美式比萨面包般的厚底,还有无比隆重的芝士相比,橄榄园的现烤比萨优雅不少。比萨底薄而脆,面上的食材铺得恰到好处,漂亮精致。撕下一块,咔嚓一声,淋上少见的辣椒橄榄油,送到嘴里,各种香料和食材的香气,在橄榄油和恰到好处的芝士的引导下,迅速扩散开来,稍微咀嚼,比萨底天然的甜味又跳了出来,相当美好。
这里的焦糖布丁是我每次来必吃的,大红色、带小耳朵的瓷碗装着看似面积很大的一个布丁,貌似十分划算。一戳你才知道,那层烤得焦香的糖层下面只有很薄的蛋奶膏体。这完全是对了我的口味,爱焦糖层多于一切,而广口的碗又可令焦糖层达到最大,真乃知音也。可见就餐的体验只可归结于“任性”二字,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勿轻信他人推介。
这一家,算是法国田园菜在广州的平民化形式。过去或许曾算是一家了不起的西餐厅,不过现在各大五星级大酒店纷纷入驻,也以漂洋过海的正宗法国大厨和出色的西餐为荣,正宗法国菜的定位就没有那么可遇不可求了。但或许只有这家,你还能看看脸色不是很好看的烟斗老板,坐在小园子里吹着自然风,借拿蚊怕水的名义和做侍应的法国姑娘搭讪一下……这也是饭碗里的一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