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包卑鄙牌谎言
朋友的妈妈曾来我家一起做饭,她用陈年的乡下萝卜干炒了个蛋,无奈蛋的比例和菜脯没控制好,咸得叫人满地打滚,她实事求是地称之为“肾衰竭菜脯炒蛋”。我觉得这个命名非常有技巧且具有功能指向性,最关键是“诚实”。我随之异想天开了一下,如果以后的商品都可以用这个思路规范命名,丑话说在前面,会不会可以避免误导消费者呢?比如“高胆固醇大鱼大肉”、“味精多得要命盐酥鸡”、“细菌超标路边烧烤”、“富含反式脂肪酸没有奶也没有茶的奶茶”之类的。
很多食物从不肯说真话,甚至不舍得透露半点不利的信息。酸奶真的都是新鲜纯牛奶做的吗?你想追随广告上的窈窕身材,为身体健康坚持喝了很多年酸奶,直到瓶子上多了“复原乳”三个字,你才醒悟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在喝奶粉兑出来的“乳味饮料”;你自以为每天坚持去面包店购买新鲜吐司,从不吃超市那些保质期140天的“烘焙面包”,直到有一天你发现有没吃完的面包压在文件底下,过了一周却完全没有发霉的迹象,你才知道这里面的防腐剂也不是盖的;你喝橙汁,吃香草冰激凌,但其实它和橙子、香草并没有直接关系,你吃到的是橙子香精和香草精……
好吧,事实就是,那些所谓的“美味”,有一部分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纯洁可人。
随手看看包装袋背后的配方表是我的爱好。那上面的文字复杂而难懂,如果念的书少,很有可能连成分的汉字都认不全,更别提分辨这些什么钠和那个什么酸到底是什么作用。这时候我就特别庆幸高中念的是化学班。比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身为一个打酱油的路人,如何知道这是变性淀粉的一种,用作增稠剂、凝固剂,同样,你也不可能知晓“三聚磷酸钠”是一种软化剂;想防着反式脂肪酸,可大多加工食品包装上却从不提及这一成分,它们有时候叫作“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植脂末、棕榈油、植物奶油、人造奶油”,是埋没身份的陌生人。
在媒体的教育下,你开始知道皮鞋可以做酸奶、油条里面有明矾、苏丹红是咸蛋黄的好朋友、三聚氰胺是塑料原料,你还认识了胭脂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酸性红、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和二氧化钛都是着色剂。防着明显没好处的添加剂,还要防狐假虎威的问题原料。你或许更讲究,从来不喝国产的某牌牛奶,然而你会发现,不少装潢高档的咖啡厅出品的拿铁,案头俨然放着一瓶你避之不及的“问题奶”;而你在酒店自助早餐上随手拿的一个餐包,也不会知道其中的牛奶是什么成分。
顺便分享一个小知识,除了添加剂和原材料,食物摆放的位置也是一个“卑鄙”的学问。去超市或者便利店买新鲜牛奶的时候,别忘记仔细比较一下出厂日期,他们不会卖过期产品,那样子会被消费者告到破产,但是陈列员会把今日到店的最新鲜牛奶藏在后面,把快过期但还没过期的放在你最顺手的地方。人生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连三餐的饭碗都要警惕陷入卑鄙的谎言,很无力。
祝你我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