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何山药”与爆肚满
孙子摔跤的趣事。那时他六十来岁,在五十年代是有数几个没有参加公私合营的人。铺子是没了,就在家中做点买卖,彼时古董不值罐而引起的。有钱,生活也很困难,因为祖母买过他几件小东西,就招得他常来奔走。何山药虽然有点“二百五”,但非常客气,自从我认识他起,他就称我为“孙少爷”(即孙子辈的少爷),这在五十年代中期以后是非常刺耳的称谓,我曾几次告诉他,不许这样叫,可他就是改不过来,只好随他去。我最怕在街上碰到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也会老远跑过来打招呼,大声这样喊。所以只要我先看见他,总会像避瘟疫似地躲他远远的。

    何山药不修边幅,总是穿一件黑布棉袍,五十年代中期已经很少有穿长衫的,何山药春夏秋三季虽也是中式短打扮,还不甚显眼,但到了冬天总是穿棉长袍。那黑棉袍不太干净,但也还说得过去。无论多冷,他从不戴帽子,头上稀稀疏疏的几根头发,好像从来没梳理过,有时是立着,支支棱棱的。那时我常在院子里舞刀弄枪,碰到何山药来,他就先不去上房,总是与我玩上一会儿,先看我练一阵儿,他总会说:“孙少爷练得真好!”接着就说:“瞧我给你来两下子!”我知道他手痒痒,就把刀枪交给他,他还真能练几手儿,当然都是戏台上的把子,不过一招一式还真有样儿,比我强多了。何山药虽不是票友,但是动作很标准,尤其是“云手”、“山膀”,很是那么回事,要是遇上他高兴,还能打几个“飞脚”。六十来岁的人,居然脸不红,气不喘。

    何山药的家在东四牌楼东南,从永安堂药铺旁边的一条胡同进去就不远了。说起去他家,是因为蛐蛐寺街上和庙门口都有不少蛐蛐儿摊子,除卖蛐蛐儿之外,还有年夏天,在邻居孩子的带动下,我也玩上了蛐蛐儿。那时隆福一应养蛐蛐儿的工具,如蛐蛐罐儿、过笼、蛐蛐罩子、探子等等。蛐蛐儿的品类分三六九等,而用具更是规格迥异,高下之分悬殊。就拿探子来说,最次的有用冰棍棍儿做的,也有细竹管的,更有象牙管的。至于蛐蛐罐儿,一般是陶罐挂釉儿,个儿很小。好的也有澄泥、澄浆的,有的下面还有堂名款儿或工匠款儿,最讲究的要数“赵子玉”制的,当然,赝品多于真品。我养蛐蛐儿的罐子大多是陶罐挂釉儿,上面盖个洋铁片儿的那种,但也有几个澄浆的大罐。有次居然买过两个“赵子玉”款的澄浆罐儿,那时的价钱要两三块钱,在隆福寺的蛐蛐摊子上已是上品了。有天正赶上何山药来,我端出来请他上眼。何山药刚一看就撇嘴,打开盖儿一端详,说:“这玩艺儿也叫‘赵子玉’?赶明儿你上我那儿路克(look)、路克,我给你看点好玩艺儿。”何山药会说几句半生不熟的英文,常爱和我逗着玩儿。经何山药一鉴定,我大为扫兴。

    何山药有几间小房,既住家,也做买卖,我记得北房很小,一明两暗,那间堂屋和其中一个暗间全是古董文玩,以瓷器为主,也有些陶器、三彩、造像、杂项什么的。光线昏暗,屋里有股陈腐的气味。他从里屋搬出不少蛐蛐儿罐,大大小小有二十来个,他说这才是真的“赵子玉”,有的不是“赵子玉”,但都是珍品,比“赵子玉”还要好。我不懂,但确实是我没有看见过的,做工精细,澄浆油润,有的还有雕花,罐里的过笼儿有澄泥的,也有青花的。端起罐子来掂掂,手头儿也好,不像我那两个假“赵子玉”,轻飘飘的。何山药从其中拣出两个,用几张旧报纸包起来,说:“这两个中有一个是真‘赵子玉’,另一个也不错,得,今儿个送给孙少爷了!”我说:“这可不行,我不能要你的东西,家里也不答应。”何山药忙说:“都是小玩艺儿,不值钱,在我这儿搁着也卖不出去,你拿着玩儿,回头我和你奶奶说去!”后来这笔账是不是与我的祖母算了?那“赵子玉”到底是真是假?我就不得而知了。这两个蛐蛐儿罐我玩了两三年,后来也就忘了放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简介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目录 > “何山药”与爆肚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