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台北饮馔一瞥
为的是去腥气,据说台北市场上有一种加工好的溶液,经兑水可在食蟹后洗手,这里用的是一个磨料的砵子,除了溶液之外,还泡入一些淡黄色的菊花瓣。

    食蟹后端上切好的木瓜。对台湾的水果,实在不敢恭维,除了龙眼、荔枝和凤梨外,对木瓜、榴莲、莲勿、红毛丹、杨桃等等,我却是望而生畏的。木瓜质硬,水少,远比不上大陆的香瓜和哈密瓜好吃。

    凡在大陆能品尝到的菜系,在台北几乎都可以吃到,川、鲁、淮、粤、苏、徽、湘、闽,以及洛阳水席、东北的白肉锅子、关中的牛羊肉泡馍,可谓应有尽有。在台北期间,四大菜系中除鲁菜没有尝过,以淮扬菜做得最地道,粤菜次之。至于川菜,可能是为了迎合台湾人的口味,已经渐失特色。有些馆子规模不小,而特色却不明显。台北出版同业公会假座“圆明园”,设宴招待,筵席颇为丰盛,完全是潮州菜和淮扬菜的混合。

    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倒是一次吃标准的淮扬菜,一次吃湘菜。

    那家淮扬菜馆子在汉口街附近,三层的楼房,是一家中等规模的馆子。我们宾主只有四人,非常随便不拘,在二楼散座临窗坐下,点了烧马鞍桥、蟹粉狮子头、拆烩鱼头、大煮干丝和江瑶菜胆几样菜和两样扬州点心。两位主人都是食客,菜点得少而精,搭配得当,浓淡相宜。这家淮扬馆子在台北不知属于什么水平。菜做得只只精致,色香味俱佳。尤其是拆烩鱼头,颇费功夫,鱼头拆去骨刺,只留净肉和软脑,加上火腿、海参同炙,其肉滑嫩,入口即化,腴香满口。江瑶即是干贝,发后大如棋子,其鲜令人倾倒。点心中有一样是核桃酪,这是一种极费功夫的食品。核桃去内里的细皮,磨成浆状。红枣去皮去核,捣烂如泥,再用浸泡过的糯米细研成乳状稠浆。三者同煮,混为一体即成。这种核桃酪我家曾自制过,但太费功夫,轻易不敢为之,钓鱼台国宾馆的重大宴会也不过偶尔写上菜单,现在北京市面上的淮扬馆子早已绝迹多年。核桃的清香,枣的馥郁都溶于滑细的糯米汁中。这家淮扬馆子的字号我已经记不得了,但他们这种承传不辍、精工细做的敬业风范,倒是很值得大陆馆子学习的。

    另一次印象较深的是在台北罗斯福路的天湘台湘菜馆,这是一家开业年头较久的老馆子。那天客人只有我一个,主人却有两桌半,加上几位报社的记者,一共足足三桌,用了一个较大的雅间。

    主人中多数以上都是曾在大陆相识的老友,上午先在邮政博物馆座谈,中午在罗斯福路湘菜馆招宴。在他们之中,台湾籍的不多,陈先生是湖南人,俞先生和朱先生是江苏人,另一位朱先生是浙江人,袁先生则是地道的上海人,不但是海峡两岸知名的集邮家、收藏家,同时也都是美食家。那日菜极丰盛,从正午吃到下午三时,由于席间谈笑不断,以至吃了些什么菜已记不得了。总的印象是不大像正宗的湖南菜,就连最普通的东安子鸡、腊肉炒酸豆角等,都没有湖南的味道,几乎没有一只菜达到湖南人吃辣的水平。

    从对菜肴的品头论足,谈及海峡两岸的饮馔美食,在座诸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饕,哪个甘于寂寞,甘于示弱,于是凡饮馔见闻、轶事掌故、古今趣话叠出不穷,无一不与饮食烹饪有关。在座的记者小姐们都是初出茅庐的女孩子,哪里听过这许多关于吃的学问,纷纷停箸围拢上来,顾不得眼前美食的诱惑。在座各位先生来台北都已四十余年,言谈之间多流露怀乡之感,几种小菜,几样特产,虽是生活末节,但往事钩沉,令人不胜感慨。这些感受,我想那些年轻的记者小姐们是难以体味的。第二天,我们这次聚会便见诸报端,我们这些人被小姐称做“吃遍大江南北、海峡两岸的老饕”。

    这家馆子有两样东西还值得一提,一是鲜汤千张包,这本不是湖南菜,而是江浙两省的小吃,是以千张为皮,内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简介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目录 > 台北饮馔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