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案的造因者
了高拱,才得位居首辅的。他的威势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首辅,其他阁臣都被压得有如属吏,没一个敢说些什么的,然而人心难测,三年间很难保证不出什么岔子。为此,他极担心,不知如何是好。在内廷和他携手合作的冯保,对此也极忧心。他们二人,都不是什么廉洁奉公的人,由于大权在握,都曾多方牟利,并且安置了很多私人,一旦换上一个新的首辅,这些营私的方面,难保不会不被揭发,甚至被用来作为攻击他们的口实。还有,李太后和万历,尤其是万历,对张居正将要丁忧也极担心。对他们母子说来,张居正是主要的安全倚靠,一旦他去,别人如何顶得下来?他们四人,意念虽同,但却又都束手无策,因为这是有关立国、立身的大事,想要回避,实在很难。
那时外廷诸臣也在纷纷议论。很多守正之人,对张居正未能迅即奔丧,颇为不满,认为一个孝子,应该闻讯即行,刻不容缓,才是正理。也有人觉得张居正非比旁人,他身负国之重任,先把要务安排妥当,然后再行奔丧,却也很有道理。也还有人,觉得张居正此时一身实系国之安危。太后、皇上都怕他走,但又挽留乏术。如果有人能想出个回天妙法,可真算是立了不世之功,即此飞黄腾达,实在如掭左券。通朝议论之间,果然有个人搜索枯肠,终竟让他想到了个可以留住张居正的妙法。此人非他,乃是户部侍郎李幼孜,他想到的方法则是倡导请由廷议,令张居正“夺情”。
所说“夺情”,倒也是个古礼,那是用于出征将、帅等人的一种变通之制。因为出征将、帅如有父母之丧,倘仍循例回家守孝,影响军情必然很大,因而造成败溃也有可能;因此,遇到此种情况,国君便可命其移孝作忠,不必回家守孝,仍在前方戴孝从军。这种决定,便叫“夺情”,夺情者,夺去其亲、子之情,移为别用也。
这“夺情”之说,于礼虽有所本,但它只适于用在出征的将、帅,即便身为将、帅,如果没有战争,也不适用,何况首辅是个文臣,又且并无征战,提出此说,实在离题很远。但是话虽如此,这总是个借口,所以此说一出,立即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李太后、万历,还有冯保,自然都极高兴,张居正也喜在心里。下面争着想要讨好他们的人当然很多,大家力表拥护,唯恐或后。然而坚持古礼的人却也不少,他们也大声疾呼,纷纷疏论,认为这是有关人伦的大事,必须加以痛斥。这些疏文中,以编修吴中行说得最为深刻、痛切。他从父子之情、君臣之义、祖宗法度、圣经贤训等等方面入手,切论夺情一举为害之大,认为绝不可行。他在最后还说,“事系万古纲常,四方观听,惟今日无过举,然后后世无遗议。销变之道,无逾此者”。吴中行是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的进士,张居正是那一科的主考官,依例而言,吴中行便是张居正的门生,而张居正则是吴的“座师”。这种“师谊”、“门谊”,自来便很为自科甲出身的人所重视,时至当时,由拉帮结派已经渐有门户的雏形,这种“乡谊”、“年谊”、“师谊”、“门谊”等等,在当时已是极被重视的结合条件了。然而吴中行却不重视他的这个有利条件,不但并不亲附张居正,还要予以奏论,这在那时看来确乎有些不合常情。不但如此,吴中行在疏本递出之后,还带了一份副本去见张居正,要他先行看过,张居正看过那份疏文,极为惊愕,便问:“疏本已经递上去了么?”吴中行道:“当然已经递上去了,如果没递,如何敢请师相来看。”张居正对那些上疏反对“夺情”的人原本就很恼怒,对吴中行则更加甚,因为这吴中行竟还是他的门生。他提到了那个身后名声更为狼藉的严嵩,他说:“当日疏论分宜的人有那么多。可是没有一个是他的门生,看来我连分宜都比不上了!”他称严嵩为分宜,是以严的乡郡为代称。人以地称,原是古已有之,降及明、清,尤为通行,如张居正常也被人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