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的爱情
分人选择的自杀场所——再往前走,决定就濒临失效了。而导演埃瑞克·斯帝尔和他的小组,在2004年,用一年时间记录金门桥的自杀者,最终拍出一部与死亡有关的纪录片《金门桥》。
二十四桥明月夜:《新桥恋人》
桥也不总是这么哀伤,桥也是一个重逢之地,一个再生之地。
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新桥恋人》里,富家女和流浪汉相遇、分离、重逢,都在那座桥上完成,而导演里奥·卡拉克斯为了这部电影、这座桥,甚至筹来巨资,在塞纳河上造起一座新桥——为什么不能选择另外一个场所呢?因为,这个故事只能发生在桥上,里奥·卡拉克斯或许从来没想过,它能发生在另外的地方。桥是最适合重逢的地方。帕特里斯·勒孔特在1999年导演的黑白片《桥上的女孩》中,男女主人公也是在桥上相遇,从此成为人体飞刀表演的搭档、从此契合无间,直到动摇、另结新欢,直到尘埃落定,直到敢于重逢。
而1979年,十三岁的黛安·莲恩主演的那出《情定日落桥》里,少男少女以为,在威尼斯的叹息桥下拥吻,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他们的全部心思就是,去叹息桥,给自己找到一个真正的开始。至少将来重逢有地。即便是在娄烨导演、周迅主演的《苏州河》那样悲凄迷离的电影里,桥通往分离,也通往重逢。
而在岩井俊二的《燕尾蝶》中,桥明目张胆地预示着新生,经历过一切大起大落的凤蝶,在最后就是走在桥上,再无负担,也没什么牵挂。
朱雀桥边野草花:《赤桥下的暖流》
以前读过的学校旁边有座桥,每到夏天,桥下都开满白花,但那白花却从不曾被采摘,因为“桥下”和“桥边”是世间的种种角落中的一种,桥只用来供人路过,“桥下”和“桥边”是最易被忽略的地方,“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也是在桥边。
桥不只意味着单纯的、浪漫的哀伤或者喜悦,桥更多地意味着普通人的悲欣交集,“桥下”和“桥边”才是平凡人和平凡生活的根据地,尽管它始终处于被忽视的位置。
今村昌平导演,役所广司和清水美砂主演的《赤桥下的暖流》就是一个“桥边”的故事,成为loser的中年男人,依照流浪老人的指示,去河边赤桥下的那所房子寻找转机,却遇到了有着神奇体质的女人,从此重拾人生信心。而白沉导演,龚雪和张铁林主演的《大桥下面》,是一个“桥下”的故事,苏州河大桥下的“马路天使”,在幽暗的生活中,保持着自己的全部镇定和优雅,保持着自己爱情形态和尊严的完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大陆电影里,《大桥下面》是最质朴,又最芬芳的一出。
但不论桥具有什么意义。现代人将自己置身于桥上的刹那,确是扣人心弦的刹那。美国作家桑顿·怀尔德在1927年完成的小说《圣路易斯雷的大桥》(the Bridge of SanLuis Rey)讲述1714年7月20日的中午,位于南美秘鲁的圣路易桥的断裂,以及在灾祸中跌落的五个人的生平故事。小说在1928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在1929、1944、2004年,三次被拍成电影,牌主演的,在电影中,灾难现场的目击者之一,一位教士,细细讲述他用六年时间调查得来的五位遇难者的生平,特别是,他们为什么会在那天那刻,走上那座桥。
片中有许多精彩台词,阐述创作者对“爱”、“命运”的思考:“世上根本没有那种岛,也没有那种爱”,“他发现了很难找回的秘密,即使是最完美的爱情,双方的爱也无法完全对等。或许不会有同样相爱的两个人”,“我们到底是因着某种计划而生、死,或者只是因着各种巧合而生、死?”
而还有一段,可以作为“桥”所具有的意义的总结性论断:“关于那五个人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