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位大将军的“花园”,不过是遭谪贬的共产党彭大将军被赶出中南海后的住处,“吴家花园”的“吴”,说的是明末清初的大将军吴三桂,不是清末民初的吴佩孚。把一个备受敬佩的当代忠臣与一个广遭诟病的旧时军阀混为一谈,实在对不起彭德怀先生的在天之灵。
因吴家的第一个儿子已经夭折,所以,吴子玉的出生就格外令父母高兴。在有了吴佩孚三年之后,城里的“安香店”又添了一个小子,取名吴文孚,字子斌。
吴佩孚住过的“什锦花园”究竟在哪里?没有一本书告诉我答案。我甚至问过北京东城区的文物官员(清末民初的达官贵人多在东城扎堆儿),但他们只对列入本区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上的老房子的具体方位及现存状况比较明白,如对辖区内的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等许多北洋大佬的故宅,他们一挥手就能为我指方向,唯对吴氏故家一无所知。于是,我只能认定:吴佩孚确实早已朽透,其所遗之迹,理所当然地被毁灭得片瓦无存。
也还因这一层关系,族弟的一些不够光彩的履历,吴亮孚也就忽略不记了。
当晚,按“行客拜坐客”的惯例,在幕僚们的劝说下,吴佩孚勉强去了张学良私宅。寒暄刚过,他就发火了:“沈阳事件,你为什么不抵抗?”原来,当众冷淡张学良,是痛恨他去年“九一八”时的糟糕表现!幸亏张的秘书长赶紧岔开话题,才为张学良解了围。
几年的学兵生涯之后,他复员回家,仍没放弃“正途”,遂在攒足一笔“束脩”(学费)后,拜了登州府宿儒李丕森为师,继续执经问义。那会儿,他像历代读得起书的中国儿郎一样,打定主意要走科举改变命运之路。
再没有学问,张学良也能读懂吴氏的这番用心啊!张学良自此不愿再来什锦花园。
吴氏显然是在批评蒋委员长正力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
虽不再是威风一时的孚威上将军,但吴佩孚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尊严,他的数百人之多的卫士,戴的既不是“国军”的统一帽徽,更不是日后汉奸部队“华北治安军”的丑陋标志,而是一体的嵌着“孚威”两字的特殊徽章。胡同两端,“花园”门前,吴氏卫队定时换岗的景象一定是蒋介石和后来的日本人统治下的北平城里的一道特别扎眼的风景——落魄的北洋巨头竟然能把独具的傲骨完整地保存在这条狭长的胡同里。
然而,在20世纪快要过到尽头的一个异常晴朗的日子,我在北京美术馆后街旁的一个胡同口怔住了——头顶上方的墙角上,一块金属牌明明白白告诉了我这是什么地方:
顺便匡算一下:自1932年2月张学良每月拨给吴氏四千元,则一年即四万八千元,至1937年“七七事变”,五年下来就是近三十万元;若按20世纪30年代前期银元与现今人民币的比值约为1:100计,就等于在现有物价不变的前提下,张学良为吴佩孚支付了三千万的费用,孔祥熙则代表国府致送了一千万元的补助。对一个被彻底打倒了的前朝领导人,张学良这样的故人与蒋介石这样的政府,实在够仁义的!
吴佩孚是山东蓬莱人。在那个时兴以原籍为名人代称的时代,他没被人叫成“吴蓬莱”,真是例外。
允许前朝的吴大帅回到北方定居,即显示了张学良对与父亲有结拜之交的“世伯”的仁义,更表明了最高当局的豁这。本来,蒋介石很想把吴氏接到杭州定居,且连西子湖畔的洋房都准备好了。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子玉不愿到“党国”的那座“后花园”城市与国民党政要比邻而居,执意要回北方。遵从这位倔强的一代名帅的意愿,蒋委员长同意张学良将其迎到北平。
又过了整整二十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岁首,他从四川辗转甘肃、宁夏、内蒙回到北京定居——噢,那时,北京因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