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波大无脑
收归国有。

    1906年10月,学部与外务部共同颁布《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确定每年10月对海归们考试两场,择优聘用……

    川汉铁路的问题在朱李嘴里被彻底简化了:“前为商办,今归国有,盛宣怀夺我路去,我们须争得路回,筹款修路。大家有钱,不用他人代借洋款,合同只算死人张之洞与外国开钱业之商人未成之草约。张之洞非全权大臣,德华洋行等既名资本家,决非外国政府之财政。我们一不负洋款,二不弃路权,三不认草合同为有效。请注意认定此三桩要题,女同志会所以成立。”

    他进而提出,应该先治盛宣怀欺君误国之罪,“罪其一人而可以谢外人,可以谢天下,可以消外患,可以弭内乱”,“然后可以申天下人民之请,提出修改合同之议”。毕竟合同并没废止,只是在抵押及路权、用人、购料、查账等各方面做些修改。他呼吁朝廷“必不爱一盛宣怀而轻圣祖列宗艰难贻留之天下”。同时,他也给盛宣怀下眼药,说自己料想以“盛宣怀之忠,必不惜捐一身以爱朝廷;且知盛宣怀之智,亦必知合同苟难修改,朝廷即予优容,而天下之怨既深,则未来之患方永”。

    寿宴总共三桌,席上都是川省的头面人物。谘议局副议长、保路运动的核心领导人之一罗纶带着十多人,“代表四川人民”给王人文敬酒,说是要“谢谢护院对四川人争路的功德”。或许是担惊受怕了一整天,或许是心情郁结,几杯下肚后,平日海量的王人文就不行了……

    后头排队排得不耐烦的人挤拢来,都愤愤然叫道:“这耍的啥子把戏?……他龟儿,哪有这么多朋友亲戚?叫他龟儿说清楚!不准他龟儿走!”但一回头,人已不见了。

    当天上午9点,已经有2000多名女子集合于毓秀女学堂,10点钟堂内已经爆满,“而翩跹而来者,尚络绎不绝”。当地的巡警一看不妙,与罗旭芝商量:一边赶紧关闭学堂大门,将后来者请走,告诉她们今天暂不请愿,各位请回;另一边则请已到的人安坐,说服她们不必集体上访,而只需要推举代表。罗旭芝同意,于是众人选出了以她为首的8位代表。代表们出发后,其余人就在学堂内纷纷演说;不久代表返回,说是总督赵尔丰同意将她们的要求代奏北京。堂堂总督也点头称是,众女子便不免得意,颇有成就感。其实,保路运动之所以能大快人心,也与不少平日里的弱势群体都在这时扬眉吐气、大有翻身做主人之感有关。

    大量中国学生都蜂拥进了速成科,1907年,清廷学务大臣在奏折中承认:“在日本留学人数虽已逾万,而习速成者居百分之六十,习普通者居百分之三十,中途退学辗转无成者居百分之五六,入高等及高等专门者居百分之三四,入大学者仅百分之一。”留学日本成为中国学生戴上“海归”头衔,从而进入大清政府机关的捷径,如同外地的螃蟹在阳澄湖洗个澡后便成大闸蟹身价倍增。

    周善培又说:“诸位且等几分钟,待我先去报告护院,把接见的地方预备一下,立刻来电话请诸位再去,比现在就去适当一点。”

    周善培立即赶到了总督衙门,汇报了同志会的成立情况。王人文同意接见,周善培就从总督府打电话给川路公司。

    从岳府街到总督府约有三四里路。浩浩荡荡的人群穿街走巷,高呼口号,煞是热闹。

    据李劼人记载,请愿队伍由八旬老人、翰林院编修伍肇龄领头,“缓缓走出的是一大群气派十足的绅士们。穿公服的确实不少,但也有只穿一双薄底青缎官靴,戴顶有品级顶子的红缨纬帽或玉草帽,而一裹园的蓝绸长袍上,仅套了一件对门襟、大袖口的铁线纱马褂的……好些都是谘议局议员兼租股股东……后面又是潮涌的人。大约都是没有资格的,只管穿着各种各色长衫,偏没有一件马褂,也没有一顶纬帽和玉草凉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辛亥:计划外革命·1911年的民生与民声简介 >辛亥:计划外革命·1911年的民生与民声目录 > 第五章 波大无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