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五二、张宗昌大举南下,孙传芳五省联军
的联合秋操中表现出色,张宗昌所部被改编为奉军第三混成旅,成为奉军的正规军,随后作为主力军参加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在出战之前,张宗昌对部下说:“这回我们要是战胜了,毫无问题,什么都有……要是战败回来,奉天是不会养活闲人的,到时我们就找个山窝去落脚吧!”

    张宗昌的第三混成旅作为奉军第二军的前锋进攻热河北部,首先遭遇的是直系劲旅董政国部,在经过一番血战后,张宗昌迫其退却,并攻克冷口,奇袭滦州。而此时正好冯玉祥倒戈,直军一片混乱,张宗昌趁机挥兵追击,并大肆收编溃散的直军,其部队一下就膨胀了七八倍,成为奉军中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第二军总司令李景林部一直躲在张宗昌的背后,他们在听说张宗昌攻陷滦州、直军大溃后,也急忙兼程赶来抢夺战利品,一天一夜竟然走了400里。最后,李景林反后来者居上,自己做上了直隶的军务督办。李景林跟随张作霖多年,他当直隶督办自然没有问题,但另一个人就不高兴了。

    原来,在倒戈之前,冯玉祥与直系大将王承斌达成协议,由王承斌接收一些直系部队并重组第二十三师,由王承斌出任直隶督军。王承斌之所以支持冯玉祥倒戈,原因就在于吴佩孚夺了他第二十三师的师长职务,没想到局势的发展远远出乎他的想象,刚被收拢的直系部队很快便被奉军李景林部缴械,王承斌也由此自尝苦果,从此在军政界一蹶不振。

    王承斌原本也是个人才,他身材丰硕,相貌奇伟,气宇轩昂,少年时受业于表兄吴景濂,后就读于保定武备学堂,毕业后不久便进入北洋第三镇,跟随曹锟多年,是当时直系仅次于吴佩孚的大将。论才智、论韬略、论骁勇善战,王承斌本不在吴佩孚之下,可惜“既生瑜、何生亮”,吴、王二人终究积不相乘,彼此出现嫌隙。本来王承斌在贿选中出力甚大,但曹锟酬功不匀,王氏这才在倒戈中袖手旁观,结果既毁了他的前程,也毁了曹锟、吴佩孚多年打造的直系势力。

    由于奉系挟新胜之威,又收编了大量的直系部队,冯玉祥自知国民军力不如人,便以退为进,宣布自己精神不好,随后避入北京西郊天台山,以暂时回避矛盾。张作霖见冯玉祥辞职下野,于是也高调宣布辞去东北巡阅使一职,并自解“镇威将军”的名号。

    这冯、张二人的故作姿态,倒把临时执政段祺瑞给急坏了。这傻子都知道,目前的局势没有这两个大佬的点头,谁说了也是不算的,又何必虚张声势、浪费大家的时间呢。于是,段祺瑞给了冯玉祥一个“西北边防屯垦督办”的名号,而给了张作霖一个“东北边防屯垦督办”的名号,算大家扯平。

    老段自己没有兵权,自然不希望冯、张之间的任何一方做大。事实上,他这一次出山,也有恢复皖系势力的打算,但如何在冯、张之争间渔翁得利,显然也非易事。冯玉祥最初的打算是防止奉军入关,而张作霖的计划是屯重兵于华北以压制冯玉祥的国民军,随后奉军南下解决长江各省的直系势力,以最大可能的扩张奉系势力。

    张作霖的计划,是要沿着津浦路南下,夺取山东、安徽与江苏,这样才算是没有白打这次仗。而恰在此时,段祺瑞提出让卢永祥出任江苏督办,理由是直奉战争的开始本就是因为江浙战争引起,再说卢永祥也投入了张作霖的门下,正好以酬其功。

    在安排卢永祥的同时,段祺瑞又下令皖系政客王揖唐出任安徽督办,张作霖刚开始并不同意,但转头一想,卢永祥和王揖唐并没有实力去南方就任,何不借“护送”的名义派奉军南下,趁机拿下安徽与江苏呢?

    主意既定,张作霖立刻积极表示愿意出兵帮助驱赶江苏督军齐燮元,经费要由奉军自己承担,不需要中央政府出一分钱。既然张作霖做出一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样子,段祺瑞、卢永祥等人便也不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简介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目录 > 五二、张宗昌大举南下,孙传芳五省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