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五○、杂文轶事中的民国百态
脱节,因而北洋政府在民国初年举行了四届县知事考试,因为是新生事物,其中难免有各种慌张与荒唐,时人笔记《民国趣史》中就对此做了绘声绘色的记载。

    知事考试分两场,一是笔试,二是口试。首先进行的是笔试,按规定,考生七点便要到,先点名,后发试卷。入场后,考生坐定,大家彼此打量,各自揣测对手的经验资历:有半倨半恭者,一望便知是前清府县官员,因为其曾执手版,有为官经验;有尚带寒酸气习者,可知其为前清京官,因为京官清贫,尚未纯粹沾染官僚气派;有举止轻脱、得意洋洋的,大多是新毕业的学生,因其不知考试之艰难;还有目空一切、顾盼自豪的,想必是两院议员,似乎还带有掷墨盒打议长的余风;那些颦蹙构思袖底露出败絮的,一定是新闻记者,因其每日要作数千言,伏案日久,袖口难免磨出洞损。

    这时,一警官走了进来,只见他手里举着一个大纸牌在考场中来回走动,上面清楚地写着“严搜夹袋”四个大字,以防止考生作弊。刚发下试题,又有一考试委员跑进来大声说:“昨日考试,搜出夹袋的考生有十七人之多,诸君都是有用之人才,千万不可再有此等事情发生,毁了自己的前程。如有夹袋,一经搜出,定行扣考,千万留神。”

    没多久,某监场委员突然大声叫道:“此人有夹袋,速扣其卷,赶出去!”众人听后,慌忙抬头乱看,只见一南方老先生正拣视小抄,没想被监场一眼盯上。这老先生见众人看他,开始还勉强脸露微笑,似乎不明白监场委员说的什么意思。但场外很快便来了个警官,一边将他的卷子夹袋扣下,一边掖他出场,老先生这才明白后果严重,只得含泪而去。

    由于废除科举日久,考生们疏于考场,因而在文思艰窘之际,不免会从袖口或大衣内扯出史论或乡会试闱墨等书,以帮助启发灵感。但监试人员也巡视颇严,有一场考试中,因夹带扣考的便有二十多人,其中还有现任知事二人,被抓后即勒令出场。更可笑的是,某场考试有一人借上厕所偷看小抄,被监考的警察看到。此人情极生智,竟将夹带掷入尿桶,并以手触之沉底,满手淋漓,臭气扑鼻。警察害怕自己沾上尿汁,竟任他鼠窜而去。

    口试的时候,笑话就更多了。在入场之前,大家都说口试乃“学识、经验、器宇”三者并重,因而年纪大的人多想办法把自己弄得年轻一点,而一些年未满三十的学生,则预留寸许短髯,作流行洋式,以显得自己成熟一点。在第一次口试结束后,考生发现凡身着华丽衣服的,虽对答如流,公事娴熟,但都没有取中。因此,后面的考生赶紧换上宽袍大袖的布衣,做出老成稳重的样子,以迎合主试委员之心理,考场门前也就转成了寒酸气象。

    口试一般也有规律,时间长的大约五分钟,时间短的只有一二分钟。大概来说,曾做过县知事及办过地方公务的考生,问话较多,若仅是学堂毕业或仅在中央为某官的,问话一般很短。譬如有次口试,主考官是内务总长朱启钤,有某众议员前来应试,虽然其报名履历并未注明其议员身份,但朱启钤一见他便说:“你是议员吧?”某君答道:“是。”朱又问:“你是众议员,还是参议员?”某君答:“众议员。”朱启钤再问:“你办过行政事务否?”某君答:“没有。”朱启钤便不再问,让他去考场。

    口试考场里有三个考官,首席考官也问:“你做过议员吧?”某君曰:“不错。”考官们便摇摇头,又问:“你从前没有做过官吗?”某君答:“没有。”考官们又摇摇头,问:“你是何时由东洋毕业,何时回国的?”某君答:“我是宣统三年毕业,当年7月回国的。”考官又问:“你在东洋共待了几年?”某君答:“六年。”考官再问:“你毕业回来,曾做些什么事?”某君答:“曾在南京做过众议员。”三考官对视了一眼,大摇头而特摇头道:“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民国原来是这样:1912-1949简介 >民国原来是这样:1912-1949目录 > 五○、杂文轶事中的民国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