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52、李四光——地质之光 千秋功业
    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1月18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

    李四光是我国卓越的地质科学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孜孜不倦地攀登地质科学技术高峰。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在我国科学技术史上树立了一块丰碑。毛主席曾先后七次接见他,并对其贡献作了高度评价。

    李四光自幼勤奋读书,刻苦学习,1904年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机械。1905年他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孙中山喜其年轻有志,以“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相赠。1911年李四光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失败后赴英国留学,主要学习地质学。1918年毕业后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0年,李四光婉言谢绝了英国老师请他留英做名流学者的劝说,毅然回国就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从此,李四光顽强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奋斗,踏遍山山水水,精心采集各种地质标本,进行艰苦卓绝的野外考察和刻苦的研究工作。

    1921年,李四光首次发现了我国第四纪冰川遗迹,开创了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的研究工作;1926年写下了《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专著;1927年写下了《中国北部之蜓科》古生物专著;1932年任国立中央大学代理校长、名誉教授。1933年后,相继写出了《东亚构造格架》、《中国震旦纪冰川》、《新华夏海的诞生》等多部著作,震惊了中外学者。由此,中国诞生了地质力学,李四光成为这门学科当之无愧的创建人。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国家急需石油。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御用学者散布的“中国贫油论”和旧的石油地质理论的影响,我国石油普查工作仅限于西北一隅,一直没有取得重大进展。李四光依据自己多年对中国地质理论的研究,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观点出发,向毛泽东和周恩来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在我国辽阔的领域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是丰富的。特别是东部新华夏系沉降带有良好的生油、储油条件,东北的松辽平原和北部湾,还有黄海、东海和南海,都有“有经济价值的沉降物”。李四光不同意“中国贫油”论,提出应该打开仅局限于西北一隅勘探石油的局面,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以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石油地质普查工作,找出几个希望大、面积广的含油地区。根据毛泽东的战略决策,地质部和有关部门一起,相继对松辽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进行了石油普查,李四光亲自指导这项工作。1959年9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夕,石油工业部在黑龙江省肇州县高台子构造松基三井,首次打出自喷工业油流,从而迎来了1960年大庆油田大会战的胜利。以后,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又相继被发现,事实证明了李四光的科学预见,粉碎了“中国贫油”论。

    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理论不仅指导找油,使我国的石油资源得到开发利用,还成功地指导找煤,找金属矿产,找水和地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凡是祖国需要的,他都去钻研,去找。60年代,我国连续发生强烈地震,严重威胁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国家迫切需要解决地震预报问题。年过古稀且已身患动脉瘤疾病的李四光又积极投身了地震预报的研究工作。晚年的李四光,生活很简单。饮食上不沾荤腥。衣着也很不讲究,得过且过,甚至补丁摞补丁。李四光去世后,工作人员想找几样遗物留下来,找来找去也没发现什么像样的值得保存的东西。李四光身兼多职,但除了必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简介 >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目录 > 52、李四光——地质之光 千秋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