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群略传
李力群,1920年12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邳县(原宿迁县)普塘乡。母亲早逝,父亲是国民政府的县长。叔父李毅民是小学教师,中共党员。李力群6岁始随李毅民任教的瑶湾镇小学上学,14岁考入徐州女子师范中学读书。17岁奔赴“北国”革命圣地延安参加革命。
1937年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国难当头之际,延安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运动的发源地,“抗日救国真理”在延安,出现了“天下人心归延安”的热潮。正在上中学的年仅17岁南方姑娘——小李力群在叔父李毅民和朱瑞(后任山东军区政委、东野炮兵司令,辽沈战役中在义县牺牲)革命活动的影响教育、指点下,增强了抗日救国热忱,不听父母兄妹们的劝阻,拿着叔父李毅民的上级朱瑞给林伯渠的介绍信,毅然离校奔赴“北国”参加革命,她和鲍月华、姚静修、孙月华等结伴,风尘仆仆地踏上了奔走延安的漫漫程途,经过多次盘查,通过道道关卡,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接上关系,换上了八路军服装,从西安出发,于10月到达令人神往的革命圣地延安。
李力群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后到青年干部学校、中央组织部培训班学习。当时,正逢全国各地大批青年到延安寻求“抗日救国真理”。在这穷山沟里,大家都面对着曾未遇到过的困难,她和同学一起挖窑洞、打柴、担水,开荒种地,他们奋发图强,自己动手,自给自足,经受了风餐露宿、严寒劳作的考验。南方姑娘随风就俗,变成了陕北红军的打扮。她卖力劳动,刻苦学习,要求进步,表现也好,于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转入中央党校深造、提高。她努力攻读抗日救国政治理论、政策,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勤听“党建”讲课,用心从中寻求革命的踪迹和救国真理,思想、政治进步很快,提高了阶级觉悟,明确了革命的对象和依靠的力量。
1939年10月,李力群在中央党校结业后,她去中央组织部报到时,陈云部长和干部科长王鹤寿给李力群谈话。她要求到抗日前线去,陈云部长说:你学过党建,要服从组织分配,要加强组织观念,给你讲党建的是陕甘宁边区创始人高岗同志,你到他那里工作。李力群一心想到火热的前线,不愿留在后方机关,又不敢力争,只好服从组织安排。接着,她被分配到边区党委机关,边区党委组织部分配到区党委秘书处工作兼高岗办秘书。实际上组织已为高岗物色好了的对象。
与此前后,日本飞机轮番轰炸延安等城市。陕甘宁边区第二次党代会1939年11月在安塞县的山沟里——徐家沟村举行。李力群等被抽到党代会搞服务,住在老乡的窑洞里。这是她第一次为这样的高级会议搞服务工作,大开她的眼界,增长了不少实际经验、知识。她灵活机智,办事麻利,深得领导与高岗的赏识。
那时候,延安的高级干部结婚要经组织审查,毛泽东也不例外,不过他不听就是了。陈云等为高岗物色对象并牵线,要她和高岗结合。李力群年轻,当时不打算恋爱且对高岗不大如意,高岗比大十多岁,她还是年轻女娃娃,刚到机关上班不久,对高岗不甚了解,没什么感情。她回忆,当时思想很矛盾,暂不想结婚,但组织部长介绍,又不敢拒绝,心想也许是“组织安排”。
党代会结束后,李力群从安塞回到延安。一天下午,高岗约力群到杨家岭去见毛主席,这是她早已仰慕的夙愿,非常高兴地随高岗一起到毛主席的家里。她见毛主席家的摆设简单朴素,和老百姓的家差不多,就是书多。李力群平生第一次在毛主席对面坐下,思想兴奋,精神有些紧张,羞怯的不敢说话,心里一直发慌。毛主席以长者和谒地盘问李力群的年龄、谁介绍来延安等情况,她怯生生地以江苏腔一一作答。毛主席说:“你从南方来到延安参加革命,分到边区党委工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