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率部出关夺取东北
抗日战争胜利了!在苏联红军的支援下,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是人类战争历史上的奇迹,奇就奇在一个弱国打败了强国。这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规模最大且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在整个中国革命历史上,以及全世界范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抗战胜利后,地理位置处于中国版图雄鸡头的东北,地大物博,工业雄厚,交通发达。苏联军队将要撤回,出现了权力真空。为填补日伪被消灭后的空白,不仅是国共两党争夺的重点地区,也是美苏两大势力角斗的热点。正如毛泽东同志曾说:“东北战争,中外瞩目”。
东北背靠苏联,西边接壤外蒙,东边与朝鲜隔江相望。毛泽东主席在“七大”绘制夺取全中国的蓝图时,把东北作为夺取全国的战略基地。之后,中央决定派了三分之一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到东北工作,领导东北的解放战争,建立解放全国的后方基地。毛泽东说:“只要我们有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巩固的基础。”
一、庆祝抗战胜利内战前夜忧虑
抗战胜利前夕,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和民族独立,要求建立民主、统一的新中国。国民党集团却倒行逆施,要恢复其在全国的封建独裁统治,内战的危险严重地威胁着中国人民,和平与战争,民主与独裁的斗争,成为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的显著特点。
1945年8月3日,苏联政府根据雅尔塔的协定对日宣战。苏联后贝加尔军区、远东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太平洋舰队和黑龙江舰队等,组成了11个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1个骑兵与机械化集团军、3个空军集团军、3个防空集团军,总兵力157万,大炮28000多门,坦克5500辆,飞机5000多架,舰艇500艘以及自动推进炮若干,于9日从东、西、北三个方面发起对日军进攻作战,突破了日军的防线,攻入中国东北境内。盘踞在中国东北多年的日本关东军成了强弩之末,在苏军迅雷不及掩耳的毁灭性打击下,土崩瓦解。东路,由麦列茨科夫元帅率远东第一方面军与关东军主力交战,日军负隅顽抗,但军力对比悬殊,第一线阵地迅速崩溃,双方装甲部队刚一接触,日军的坦克装甲板薄,高射机枪一扫,装甲板像马蜂窝似的,全是窟窿眼儿,而苏军坦克装甲坚厚,炮弹都打不穿。于8月中旬,攻占了勃利、图门、敦化等地区;西路,马科诺夫斯基元帅率后贝加尔方面军,主力由蒙古东部出击,横穿大漠,跨越大兴安岭,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于8月中旬,主力前锋进抵长春、沈阳近郊,左翼攻占齐齐哈尔,右翼进至张北、承德、赤峰等地区,一举切断了东北与华北日军的联系;北路,普尔卡耶夫大将率远东第二方面军,强渡乌苏里江、黑龙江,主力在黑龙江舰队配合下,沿松花江南下,右翼攻占暖辉,向嫩江挺进,左翼近逼宝清,连克佳木斯、依兰,逼近哈尔滨、北安等地。
其间,苏伞兵部队同时配合主力在双辽、辽源、延吉、吉林、大连、旅顺等城空降。各路苏军在哈尔滨、长春、沈阳会师。9月1日,东北全境解放,彻底摧毁了日军在中国的大本营,也摧毁了日军准备进攻苏军的力量。不可一世的武士道迎来了最后的末日,骄傲逞凶的太阳旗纷纷降落在黑土地上。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8月9日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部队,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延安八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连续发了七道命令,其中第三道是命令冀察热辽地区的吕正操、张学思、李运昌、万毅等部向东北进发,配合苏军占领山海关、锦州和承德等就近的城市。美国同时向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这样,三方进攻迫使日本政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