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5、大渡河上唯一的桥
了,将整个河谷装点得绚丽多彩。

    景色虽美丽,但泸定桥之险,却让人惊叹。桥身高悬于河上近10丈的空中,桥下河水滔滔,撞击着参差的礁石,发出轰轰巨响,溅起满河谷的浪花。

    泸定桥是座铁索桥,桥身由13根铁索组成,每根重约1.5吨。9条为桥面,4条为扶手,组成一条长100米、宽2.7米的悬空索道,上铺3米长的木板组成桥面。13根铁索均有碗口粗,由铁环相扣而成,共有扣环12164个,总重21吨,加上桥台地龙桩、卧龙桩的用铁,总重40多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清政府耗费了13省的民力建造完工。康熙帝御书“泸定桥”的匾额,“泸定”即是“泸水(大渡河的旧称)平定”之意,庆祝平定打箭炉叛乱。泸定桥原属西康省泸定县,建国后,划归四川省管辖。1935年时,大渡河千里河道上,只有泸定桥这唯一的一座桥梁。桥西一块石碑上刻有两句诗——“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说的就是这座桥的险峻伟岸。红军主力必须跨过桥,才能进入四川北上。

    红四团先遣队到达泸定桥后,立即察看了地形。桥对岸是泸定小镇,桥头堡和后面城门处的几座碉堡构成严密的火力网。守桥的川军已经把桥上的木板抽空,只剩下13根黝黑的铁链悬在空中,易守而难攻。对岸驻守着几百人,假如昨晚和红军隔岸而行的国民党援军已经到达的话,对岸的兵力将更多。

    红四团占领了西岸的几所房子和一个小天主教堂。对岸敌军发现他们后,从东岸打过来几发迫击炮,弄得砖块石头乱飞。敌军大声地叫嚷“有种的飞过来!”

    红四团认真布置了夺取泸定桥的任务。第一营正面突击:二连处在最前的位置,组成22人的敢死纵队;三连跟进,负责铺上木板;一连紧跟三连,负责掩护冲锋。第二营和第三营侧面火力掩护。杨成武让炊事员做了一顿饭,战士们吃饱了、休息好了才能打好仗。

    下午4点钟,红四团所有的司号员一齐吹响了冲锋号,掩护突击营的火力一齐向对岸开火。夺桥战斗开始了。

    二连长廖大珠率领21名突击队员,手持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绑手榴弹,向对岸爬去。雨早就停了,太阳晒得人浑身发热。战士们浑身汗水,匍匐在铁索上,一点一点地向东岸挪去。桥下波涛翻滚,桥上枪林弹雨。廖大珠他们离东岸越来越近,三连的士兵紧随其后,一寸一寸、一尺一尺地爬着铺下木板。当他们快接近桥头堡的时候,桥头燃起了大火。敌军为了防止红军强攻过来,将桥上抽下的木板浇上煤油,试图用火攻击退红军。没有任何方法能阻止红军的前进,突击队员们扑进火中,在浓烟和烈火中与敌人搏斗,拿下了桥头堡。

    随后的两个小时中,红四团击溃了守敌,牢牢控制了泸定小镇和泸定桥。

    到了晚上,沿东岸行军的红一军团红一师也陆续抵达了泸定。杨成武领着刘伯承和聂荣臻,提着马灯,踏上泸定桥。三人从桥东走到桥西,再从桥西折回。一轮弯月挂在碧蓝的星空里,朦胧映照着宁静的铁索桥。刘伯承突然停在了桥中间,感慨万分——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精力,红军终于夺下了大渡河上唯一的大通道。

    红四团夺下泸定桥的时候,毛泽东率领主力部队正行进在猛虎岗。他预感到先头部队已经夺下了泸定桥。当他下山走到磨西村时,果然得到了红军夺桥的绝好消息。

    泸定桥300年不垮,完全得益于不断地修缮。按照习惯,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铁索卸下来放在河滩里,由最有经验的铁工一环环地检查。也许是巧合,红军飞夺泸定桥时,铁索桥刚刚完成大修仅3个月,异常结实。

    打下泸定后的第三天,红一方面军主力沿着红四团走过的小道来到了泸定。2万多人从泸定桥跨过了大渡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告诉你真实的长征简介 >告诉你真实的长征目录 > 25、大渡河上唯一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