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敢云天职尽,立身当与古人争——记佟麟阁烈士
。这样,在宋哲元、冯治安、张自忠、赵登禹、刘汝明的邀请下,佟麟阁又回到二十九军任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团长,驻守在南苑。此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平津大学生救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在“拥护二十九军,保卫华北”的口号声中,佟麟阁受到了鼓舞,看到了希望。
<er h3">(四)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在宛平县演习时失踪,突然向二十九军在卢沟桥的守军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攻击。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一一零旅旅长何基沣接受佟麟阁将军坚决迎战的命令,立刻指挥所部吉星文团,金振中营奋勇还击。这就是著名的七七事变,它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以前,北平四周均有日伪军盘踞,而国民党军队仅在西南宛平县一滞有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驻防。卢沟桥是北平南面的一条唯一道路,当然成为敌我必争的战略要地。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事变的第二天即七月八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表了抗战宣言,“我们应该赞扬和拥护冯治安部的英勇抗战,我们应该赞扬和拥护华北当局与国土共存之宣言,我们要求宋哲元将军立刻动员全部二十九军开赴前线应战。我们要求南京中央政府切实援助第二十九军。……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华北,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这个宣言声援了二十九军将士们,给他们以鼓舞和力量。
面对日军的进攻,佟麟阁痛斥了军中犹豫不决的疑战者,他在南苑召开的全军将校会议上,严正指出,中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日寇进犯,我军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该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他命令:“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不得后退一步。”冯治安、赵登禹等将军纷纷请战,全军将士群情激愤。
全国各方面人士对二十九军卢沟桥的英勇抗战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们打来电报,表示热烈拥护。二十九军在回电中,表达了他们“保卫国土,义不容辞,慷慨就义,分所当然”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
“宁为战鬼死;不作亡国奴。”这是坚守在卢沟桥回龙庙阵地上的二十九军金振中营喊出的口号。这里满目焦土,战况异常激烈。阵地虽然仍在我方手中,但已是三失三得。双方展开拉锯战,不容半点松懈。战斗中,日军大队长一木清被我仇恨的子弹击毙,而我方金振中营长也身负重伤,营中将士伤亡十分严重。
由于平时佟麟阁领兵有方,二十九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当时正值酷暑夏季,气候十分炎热,老百姓给守卫北平的官兵们送来西瓜解渴,都被官兵很有礼貌地谢绝了。
七七事变后的第五天,即七月十二日,蒋介石才命令二十九军就地抵抗,同时孙连仲的第四师奉命北上支援。当天,日军在我方的主动进攻面前,撤出了卢沟桥,龟缩寻机。随后日军又进犯南苑,但在遭到严阵以待的佟麟阁所部的有力打击之后败回。恼羞成怒的日军于七月十七日调重兵万余人威逼天津,一场大战就要爆发了!
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提出解决卢沟桥事件的四个条件,他说:“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对此表示欢迎,他认为这个谈话和中国共产党七月八日宣言是“国共两党对卢沟桥事变的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宣言”,并进而指出“主张抗战,反对妥协退让”是它们的共同点。
七月十八日,日军又炮轰宛平城,时局更加紧张。当时,日军在华北地区已麇集十万兵力,丧心病狂的日本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