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洪湖水,长又长
升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军长孙德清、政委周逸群、副军长段德昌、参谋长许光达,由于孙德清因病未至,其军长职由邝继勋代。下辖3个纵队:一纵队司令段德昌兼任,政委王鹤;二纵队司令段玉林,政委周荣光;三纵队正在组建。红六军到此时已发展到七千余人,又组成了新的前委,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委员之中,除有周逸群、段德昌、孙德清、段玉林、许光达等军政领导同志外,还有两名士兵,一名叫张传贤、一名叫徐昌贤。改组后的前委,又整顿了军内的党组织。

    此时,一纵队有党员六十余人,遂成立了3个支部,20个党小组,二纵队有党员七十余人,遂成立了3个支部,9个党小组。各纵队设政治部,配备政治委员和指导员,发挥兵士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发扬政治、经济和军事民主。政治上实行官兵平等,严禁肉刑,官兵间均以“同志”或“指挥员”、“炊事员”等相称。经济平等,账目公开。这样,尽管红六军给养困难重重,士兵们生活不好,但也没有怨言。此时的红六军,已形成一支由群众斗争生长出来的,没有旧式军队中旧习惯的,有阶级觉悟的,能吃苦耐劳的工农革命武装力量。

    下面介绍一下孙德清、许光达、邝继勋的情况。

    孙德清,又名孙一中,安徽寿县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北伐时在国民革命军张发奎部李汉魂二十五师第七十五团任营长。南昌起义时,孙德清将七十五团骨干力量带起参加了南昌起义。之后,七十五团编入了二十五师内,起义军南下,在三河坝激战中,七十五团坚守笔支尾山,孙德清负了重伤,后经当地农民协会会员救护,得以脱身,又辗转到了上海。到上海后,时国民党皖系三十七军柏文蔚要办学兵团,扩充自己的势力,中共中央军委了解此情,便派孙德清到了安徽。孙德清同柏文蔚系同乡同学交情很深,柏文蔚不晓得孙德清是共产党员,他知孙德清有组织能力,军事素养很强,便委孙德清为学兵团团长。孙便趁此机会安排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流散的共产党员到学兵团工作。这当儿,七十五团十一连连长许光达、参谋廖运周,一起来到了学兵团。

    许光达又名许德华,湖南长沙县东乡萝卜冲人,出身贫寒。许光达自幼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新生第二团,攻读炮兵。1927年5月宁汉分裂,夏斗寅部在鄂西叛乱,攻打武汉,军校学生奉命改编为中央独立师,师长为叶挺。许光达遂随叶挺讨伐夏斗寅。到了7月,武汉政治形势逆转,政局动荡,军校将第五期学员草草毕业,许光达被分配到张发奎第四军直属炮兵营任见习排长。不久,东征讨蒋。许光达随第四军移防九江。南昌起义时,许光达正在九江。这时候,张发奎发令,凡信奉共产主义者,三日内离开他的部队。于是,许光达便同几名党员一起秘密离开九江,时南浔铁路中断。许等徒步南下,翻庐山,过赣水,到南昌时,起义部队早已撤离南下。许光达等继续南下追赶,途与匪遭遇,钱物皆被掠一空,虽此其志不移,又往前追赶。在宁都,赶上了起义部队后卫二十五师,许光达便被编入了二十五师孙一中团三营十一排,任排长之职。起义部队至汀州时,十一连连长李逸虹他调,许升为十一连连长。三河坝激战中,许光达身负重伤,留在了大埔北20里的茂之前村养伤。一月后,从潮汕登一货轮,于11月底到达上海。许光达在上海正无着时,忽听到孙一中在安徽办学兵团的消息,便同廖运周一起,赶到安徽寿县学兵团驻地,孙一中见是许、廖二人,自然很是高兴。由于孙德清工作策略上的失误,活动被人发觉。柏文蔚得知孙德清以学兵团之名,暗收共产党员,大怒,亲赴寿县,要逮捕孙德清、许光达等人。孙等诸党员闻讯只得连夜出走,途中,彼此走散。自此,许光达便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他更名许泛舟,决定北上找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洪湖血浪·湘鄂西暴动纪实简介 >洪湖血浪·湘鄂西暴动纪实目录 > 第三十三章 洪湖水,长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