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提要
心生则种种法生、此有故彼有的和合关系,如同房子,由人建、砖瓦而成,是为缘起;而性空之义呢?房子既由主客观诸因素形成,故其纯房子自体不存在,即性空。

    佛陀认为,事物存在之根因为缘生,分内缘生与外缘生,内缘生是核心,外缘生只是缘生法的和合而生道理,扩大至主客观世界万事万物一切存在而已。

    卷二中如是说

    一切法二种缘相,谓外及内。外缘者,谓泥团、柱轮、绳、水、木、人工诸方便缘,有瓶生。如泥瓶、缕叠(织物)、草席、种芽、酪酥等,方便像生,亦复如是,是名外缘前后转生。云何内缘?谓无明、爱业等法,得缘名。从彼生(出)阴、界、入法*,得(从)缘所(生)起名。

    内缘法,是佛教缘起性空真正的理论核心,性空、人无我、法无我等出世法独特原则,皆依此出,所谓人身,所谓世界,所谓认知,乃至五阴、十八界、十二处等世法亦皆依此出。其主要特点是:以第六意识能分别之心为因,以前五识的感官直觉境为缘,和合而虚拟出世间相。若执以为外在真实,即妄想之因缘生法。然而,六个识皆心地现象,并非外境,故彼无差别。虚拟之外境不真,不真故空,故缘起性空。虚拟即内缘法。

    彼无差别,而愚夫妄想,是名内缘法。(同上)

    按佛的说法:无明、爱业、妄想(分别心),即内缘法,将彼无差别之心地境界,制造出了差别使主观认知功能(能知心)与被认知的客观境界(所知境)产生了差别。按佛法无间道(内证)的观点看来,二者本无差别,系同为自心显现境界,该境界由不可分之二部表示:一为心,二为境。心即常人七个识:意根(末那识)、意识、前五识等,为能知心;境即识所知境;有非量的带质境、比量境、现量境等。然而,在无明、爱业、妄想分别心的内缘生法作用下,心境分离,心多隐没不自显,仅现外在带质境所谓客观世界,但这一切其实纯粹为心地现象,只不过由本来清净的真如实相缘起异化为外境,按《成唯识论》里的说法:或复内识,呈外境相现。

    由此看来,能知与所知,同原为本心本性的清净如来藏,本无差别,那么差别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客观世界又是怎样产生的?客观自性、人我、法我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佛陀教法:是此有故彼有,心生则种种法生,是由我们自心缘起产生的。缘虽为心之境,但也含向外趋攀缘之趣,广义的缘不仅含感官之前五识境,且包括意识向外摄取,所谓因亦是缘;起就产生外境实有之感,心境产生了异化质变。那么,缘起性空又是怎么回事呢?道理如次缘起是由无明、爱业、妄想分别心和合完成的。无明是对爱取、分别认知心不自觉察,于是由分别心认出个(缘)外境(起),并迷信其所起之外境为实有,实则此境仍然是识境,仍然是心境,由于此境根源本非外有,由无明之无知而以为是外有,并执为实有实法,故为妄想,执内识为外有,故为颠倒梦想外境为假,假非真有,非有故空,即缘起性空,如镜中相,显而无实,其真实感是虚拟造作的。

    但是,由于无明对缘起而不自觉其空,内缘法就充分运作:爱业挟妄想分别,而无明又信以为真,其心理工厂就虚拟制造出外在于本心本性的无量无边事事物物之幻影世界、人我、主客观、时空、有无、是非源源无尽地缘生而出。然而,是空的,没有实质性。这样概括:心生种种法生、此有故彼有心趋动于此,缘生法于彼,实则彼此皆自心所现,由缘衔接两头,缘既是内心能知之攀取,缘又显外在所知之境物,即心、即物、即空,如镜境,色空不二,彼无差别。故卷二:此有故彼有者(能)摄(取之此心),所摄(取之彼物),非(有实)性(应该)觉自心现量(照破无明而自觉证:摄、所摄,即能所不二皆自心显现,并非实有外境产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楞伽经简介 >楞伽经目录 > 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