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坛经》的禅学思想
试论《坛经》的禅学思想
文贤
内容提要:《坛经》是禅宗的一部重要典籍,它在李唐以前的佛学基础上,更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哲学思潮,发展并创造了一个新时代的伟大智慧,以致影响了二千多年的人类哲思和精神领域,特别在本世纪初发现敦煌本《坛经》以来,更为中日学术及佛学界所叫瞩目。本文依最流行的宗宝本和最古老的敦煌本,对《坛经》作了一些浅析,首先关于不言文字之旨作一挥讨;其次,重点论述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解脱和般若思想,最后对唯心净土之观点进行剖析,使人们能具体裁的认识《坛经》的佛性论、解脱论、不二观论等智慧精华。
关键词:佛性论顿悟解脱论般若实相
作者简介:释文贤,闽南佛学院第六届本科毕业生,现为闽南佛学院研究生。
前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大师这个振撼人天的名偈,在中国佛学史上已经是有口皆碑了。然而《六祖坛经》,却很少有人对它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坛经》是浩淼三藏典籍中唯一的一部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本土经典。作为禅宗的重要经典,它创始于中唐诸宗竞秀的时代而又一枝独盛于晚唐、五代时期,可以肯定它在当时的思想潮流中价值所在和在禅宗中的重要影响。事实上,禅宗的问世才标志着中国禅宗的正式建立,在此之前的禅宗,只是以达磨所传《楞伽经》为主的禅学而已,所以说《坛经》是研究慧能思想及禅宗的重要依据。
《坛经》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又复杂。它本来是真常唯心系的思想,在达磨所传《楞伽》的基础上,吸收了《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思想,主张真如缘起。从四祖道信一直到六祖慧能则更广泛的吸收了《文殊问般若经》、《金刚经》、《华严经》、《法华经》、《涅经》、《十地经论》、《维摩诘经》、《心王经》等诸经的思想,使中国禅宗一转而向般若性空方向发展。用般若性空说改造了佛性论,把佛性、真常心统一于人们念念无住的当下之心,以自心性为成佛根本,主张念念无着,不立文字,任心自在,识心见性,顿悟成佛,所以说《坛经》是以真常、本有自性的思想为基础,进而又发展了《涅经》佛性理论,并与般若中观思想有机的结合,形成内涵丰富而又独特的南宗禅法。
六祖与《坛经》
关于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坛经》和《曹溪大师别传》中已祥载,此文仅述简历。据法海《六祖大师缘起外记》中载:大师名慧能(638713),姓卢氏,父讳行,唐武德三年九月,左官薪州。母李氏唐贞观十二年戊戌岁二月八日子时生能三岁丧父,葬于宅畔,母守志鞠养。既长,鬻薪供母。年二十有四,闻经有省,往黄梅参礼,五祖器之,付衣法令嗣祖位。时龙朔元年辛酉岁也,南归隐遁(一十六年)。至仪凤元年丙子正初八日,会印宗法师,诘论玄奥,印宗悟契师旨。是月十五日,普会四众,为师剃发。二月八日,集诸名德,授具足戒。次年春,师辞众归宝林,直至曹溪。
从文中可以看到,慧能只是个一字不识、以打柴为生的劳动者。然而却一跃而成为一个承嗣祖位、诘论玄奥的祖师。虽说他具有很深的根器,然而从他初谒弘忍所发表的佛性论的惊人见解,怎么会是一个从未接触过佛经的人所能做到的?说他没有读太多的书,固然可以,若说全不会读经,则不尽然。比如,他听了别人读《金刚经》,便立即有所领悟,岂是不识一字的人所能做到的?并且《别传》中又载,大师去黄梅之前,曾去曹溪,与无尽藏尼释《涅经》中佛性之义。假如慧能不会读经,又怎能仅凭听了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能阐释涅深义?从《坛经》中看,大师不仅明了《金刚经》、《楞伽经》、而且对《法华》、《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