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乘根性人如何观修法报化三身——再读《坛经》有感
所以,汉传佛教的传统是法传人,虽然也有人传人,但是,却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为什么呢?
因为,罕有可传之人哪!
汉传佛教的大德们出世,似乎更像是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一样,是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这是一个比喻,是说汉传佛教的高僧大德们,往往没有师承,尤其是在唐朝以后。以明末四大高僧为例,莲池大师、憨山大师、紫柏大师和蕅益大师,几乎都没有师承,个个都是无师自悟。当然,这几位大师个个都精通教典,都是依法为师的典范。
至于近代的虚云老和尚,也是如此,是自修、自悟、自证的典范,虽然也曾参学过不少高僧大德,得到过不少指点,但是,却根本就没有明确的传法师承。有人说,也许是有的,只是虚云老和尚没有说出来而已这是不可以的!如果有,而不表明,就是轻师慢法,说是欺师灭祖也不算过分哪!虚老哪里会做这样的事情呢!
结合自己的修行经验,虚云老和尚特别提倡咱们末法时代的修行人,与其到处参访善知识,不如老老实实地,依止一部《楞严经》,类似的话,老和尚说过不止一遍,《年谱》里面可以查到。
这也并不是虚云老和尚的独创,实际上,早在唐代,马祖大师那个时期以后,逐渐就有了抱本参禅之说,抱着什么本呢?
《楞严经》或者《法华经》,这两大经本。
虽然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乃至于,独标教外别传一法,而实际上,禅宗从来就不曾否定或者离开过教典。
从达摩祖师以《楞伽经》三卷,帮助弟子印证心地,到了后来,五祖宏忍大师以及六祖惠能大师,改用《金刚经》印心,所谓:
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也正因为如此,我自己向来格外重视经典的读念和闻思修,除此以外,在汉传佛教当中,我实在找不出更好的修学方法了。
在《坛经》忏悔品第六里面,六祖大师先为大家传授了自性五分法身香,明确告诉并引导大家,从自心里面来观察法身。而后授予无相忏悔,实际上是在告诉大家,与其忏悔罪业,不如忏悔种种虚妄心念;与其向外攀缘,去外面找众生来度,不如老老实实地,广度心内众生也就是那些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等等不良心念。
六祖还为大家传授了无相三皈依戒,将佛法僧三宝,归结为内心的觉、正、净无相三宝。彻底粉碎了弟子们的向外攀缘之心以后,便直指人心,讲说了一体三身自性佛的妙法,让大家念念回光,自悟自性三身佛陀。
其中,就有着简明、易学、易用的一个修法仪轨,让我们大家不离色身而皈依三身佛陀。如大师所说:
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如果我们把这段经文,依据大师后文的解释,补充并整理成为白话,就会更加清楚:
请大家一起跟随我,时常这样祈愿:
一、但愿我能够不离开自己的色身,就在色身当中,归依清净法身佛;
二、但愿我能够不离开自己的色身,就在色身当中,归依圆满报身佛;
三、但愿我能够不离开自己的色身,就在色身当中,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简要而精辟的,即生成就三身佛的禅宗修法仪轨。
也是一个精妙的发愿文,意思是,让我今生,不舍弃色身,就能够圆满成就法、报、化三身佛。
归依,并不仅仅是归依,也是一种真实的成就,就是回归本来的意思。
这并非我个人的臆测,六祖大师说得很清楚: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