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富豪的“中国式”成长轨迹
兆,拿到集市上去卖,一家人靠赚些零钱过着清苦困顿的生活。
故事最后结局为庞蕴一家都上天“超升”了,还称他们全家原先就是“星宿下凡”,庞蕴原是“上界宾陀罗尊者”,他妻子是执“幡罗刹女”,儿子凤毛是“善才童子”,女儿灵兆则是“观音菩萨”。
这是元朝时剧作家刘君锡,写的一出叫做《庞居士误放来生债》的杂剧的情节。这部杂剧在反映了古人的“因果宿命论”“封建思想”的同时,也表达了他们纯朴而原始的“现实财富观”。
是的,在一定条件下,财富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财富可以让你堂堂正正地做人,也可让你“做牛做马”。这说明,对财富的把持,实质上是对自己人生命运的把持,财富既可以让你“得道超升”,也可以让你“作孽下地狱”。而今天,你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这是一道摆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富人面前的“必答题”。
这个问题的另一个版本就是:你是“为富若仁”,还是“为富不仁”?假如你“为富若仁”,便应该济贫救世,散财行善,关心穷人,关怀民生,这样的富人才是真正的“为富若仁”。记得名震全球的美国大富豪比尔·盖茨曾宣布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无偿捐献给社会,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现代版的“富仁(人)”形象。而假如你“为富不仁”,那就另当别论。
有人认为,在当今社会,“财富观”问题在当代中国的富豪阶层也并没有“和谐形成”。
君不见,一些人有钱后,暴殄天物,生活奢侈,最后耗尽家产,搭了身家性命不说,还留下终身骂名。
而另一些人则把钱财全部传给子女,而不予社会一名一文,让儿孙们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王孙”般的生活,以圆自己“财富一世”、“财富二世”乃至世世代代“万‘世’无疆”的财富美梦。
而像比尔·盖茨这样将财产既不留给子女,既不吃喝玩乐,也不狂赌嗜吸(毒)般地“消费”,更不会转移“国外”,而是全部贡献给社会慈善事业的行为,这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实在令人无法想象。
这就提出了一个我们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社会财富观的问题。
我们认为,“聚财要有方”,“散财更有道”,这才是当今社会推崇的新时期财富观,比尔·盖茨的壮举,就反映了当下我们倡导的财富观。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他不认为辛苦创造财富是为了自己,而是为社会创造财富。他的财富虽然归于自己名下,用他的话说,他自己是“上帝安排‘看管财富的人’”。
财富聚之于社会,最终又全部回归于社会。这种“先私后公”,而不追求“自拥”财富的“私有终极”,正体现着“比尔·盖茨式”的时代富人特有的“财富德行”。
我们认为,不把财富看做是永远的财富的“私有终极”,让它源之于社会,归之于社会,这应该是现代社会最正确、也是最先进的财富观。
可以肯定,用这种“财富观”武装起来的富人,一定会明白,做富人,必须要先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