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迎接山西“大矿时代”的到来
有人说,山西煤炭业几乎是中国煤炭产业的代名词。
有人说,山西煤炭业就是我国煤炭工业的“缩影”。
而在能源大省山西推行的这场举国关注的“晋煤大整合”行动中,山西又被推到国际能源经济大潮的“风口浪尖”。
于是,山西的一举一动备受业界关注。
近日传来消息,大同煤矿集团、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和中煤进出口集团企业分别与大同市的27户煤企,签订了兼并重组协议。
对此,就曾有媒体评论说,这标志着山西推行“晋煤大整合”又向“大煤炭经济”转型进入迈出“关键的一步”。
专家认为,“晋煤大整合”,关键是一个“整”字,这不仅是山西众多煤企“名份”之变化,更是一次发展理念之革命,不仅是客观市场之被动变化,更是人的主观思路之主动图新。
从国际先进工业国能源产业发展规律看,煤炭业作为高危行业和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以大企业为主、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发展的路子。
有专家说,山西推行的“晋煤大整合”的目标一旦实现,则意味着这个“中国煤海王国”的煤炭工业集约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放眼全球,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工业先进国家和地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我们先说远在太平洋西岸的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美国目前年产煤10亿吨左右,其中4家国有大公司占70%。再说澳大利亚,澳国年产煤近4亿吨,其中5家大公司占71%。最后说亚洲新兴发展国家印度,印度年产煤45亿吨,而占国内总产能90%份额的只有1家“国”字号公司。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条能源经济脉络,不难读出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词”:“集约”!“集约”!还是“集约”!
从词性角度来考查,“集约”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动词,但在某种特定的社会发展环境条件下,“集约”的背后却隐含着某种与时俱进、屡战屡胜的“商业智慧”。
与上面几国相比而言,我们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也就是说,提高山西煤炭生产集约化发展水平迫在眉睫。
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一方面,由于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原始落后,致使山西煤炭生产力水平一直无法向上突破。另一方面,由于煤炭市场生产主体素质各异,再与混乱不堪的行业管理结姻,一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小煤矿”群体组成一个看似“艳丽”,实则“化脓”出水的“繁荣市场”。
一只体质羸弱的老虎必自然不会发出震山雄吼,只会痛苦地呻吟。
今天,当我们面对这个无法整体“发声”,或者“贝分”不高的残酷现实时,相信无论是哪一位山西人,心中都会有这种感受,那就是两个字:痛心!
这一切充分说明,通过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实现山西省煤炭产业发展水平的跨越式提升,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环顾全球,国外的工业化过程已经走了400多年,莫非山西省的煤炭工业也必须要等到二三百年后再达到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平,以致永远在相对落后的状况中停留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这里,我们提出否定这个“答案”背后的底气,是源自我们对山西当政者的决心和恒心。
我们在这里强调“决心”二字,就是要求当事者使出“破釜沉舟”勇气和“长痛不如短痛”的“丈夫血性”。而强调“恒心”,就是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做这件事。
而对山西省煤炭工业而言,如果不紧不慢,放任其自然演进,其实质就是放任落后粗放发展模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