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九
时旧铸宫也。黑山。在县西四十里,出鐡。汤山。在县西北七十一里。《山海经》云:“汤山,汤水出焉,此汤能愈疾,为天下最。”又按隋《图经》云:“汤后侧岩上有石室一户,无尘秽,号曰‘圣人室’。”下经铜马庙,有碑题云“漳河神坛”。湡水。在县西北七十一里,俗名“沙河水”。又《郡国志》云:“牛缺遇盗于沙隅之间”。苏秦亭。苏秦西说秦人,请货黄金百镒、黑貂之裘,即此地也。今有亭存。
南和县。东南四十里,旧五鄊,今三鄊。本汉旧县也,属广平国。《水经注》云:“北有和成县,故此县云‘南’”。《后魏地形志》“南和后并于任”。李公绪《赵记》云:“孝昌三年,割广平郡之南和、襄国、任三县,于此置北广平郡,属殷州。”后周又置南和郡,寻废郡而为县。隋开皇三年以南和县属洺州,寻改属邢州。湡水。经邑界。鸳鸯水。在县北五里。《郡国志》云:“县西有鸳鸯水,冬日常温和。”又《水经注》云:“南和西官冶东有便水,一名‘鸳鸯水’。”又《赵记》云“俗谓之百泉水”是也。烈家水。在县西南一十里,下至狼沟河。漳河。在县东三十里,从平鄊县界流来。张宾墓。在西十二里,石勒军师号曰“右侯”。
任县。东北三十八里,元三鄊。本汉张县地。后汉省张县,则为巨鹿郡之南蛮县地。晋省南蛮,又为广平郡之任县地。后赵石氏于此置苑鄊县;季龙又改清苑县,属襄国郡。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任县,属邢州;大业三年省……唐武德四年重置。张城。一名渚阳城,在县西南二十七里,汉张县也。晋将王浚遣段就六眷部众讨石勒,屯于渚阳,谓此也。古苑鄊城。在县东北十八里。溹水。在县西一十五里,从龙冈县界北来。任水。在县东南二十里,从南河县界流入。
平鄊县。东九十里,旧三鄊,今四鄊。本秦巨鹿郡也。《十三州志》云:“巨鹿,唐虞时大鹿之地”。《尚书》:“尧试舜百揆,纳于大麓。”麓则林之大者也。尧之禅舜,欲使天下皆见之,故置诸侯合羣臣与百姓纳之大麓之野,然后以天下授之,以明己禅公也。始皇二十五年灭赵,以为巨鹿郡,巨亦大称也。《史记》曰:“张耳与赵王歇走入巨鹿城,王离围之。”即此城也。《续汉书》:“巨鹿郡之廮陶县。”后魏景明中,移县于旧城东三十里。后自平鄊故城移平鄊以理之,至今不改。隋开皇三年属洺州;十六年改属邢州。沙丘台。在县东北二十里。皇甫谧《帝王世纪》:“纣自朝歌北筑沙丘台,多取飞禽野兽置其中。”卫灵公卒,卜葬于沙丘吉,穿冡得石椁,铭云“不凭其子,灵公夺我里。”子韦曰:“灵公之为灵也,久矣”。又赵惠文王四年,李兑围武灵王于沙丘宫,探雀鷇食,三月而死。又《十三州志》:“秦王东巡回,死于沙丘。”封爵观。《洺州志》云:“封爵观,今在平鄊县。”长老云:“项羽救赵败秦师于此,策勲封爵。”浊漳水。今俗名“柳河”,在县西南十里。落漠水。在县西南十八里。古薄洛津也,语讹故为“落漠”。平台。在县东北三十里。《地理志》云:“平鄊有台。”即此也。时苖冡。在县东北二十里。《魏略》云:“苖,巨鹿人也,晋末移葬于此。”废南蛮县。《左传》曰:“齐国夏伐,晋取蛮,其后南徙,故加南也。汉兴,因而县之。”《汉书?王子侯表》曰:“武帝元朔二年封赵敬肃王子佗为南蛮侯。”即此地。唐初以其地并入平乡县。
巨鹿县。东一百一十九里,元二鄊。本唐尧大麓之地。禹为大陆之野。在汉为南蛮县地。晋省南蛮,则为任县地。后赵为南蛮;后至太平真君中省南蛮,更为栢仁县地。隋《图经集记》云:“开皇六年于此置巨鹿县,属赵州,遥取汉县巨鹿以名也。”按汉巨鹿县,今平鄊郭是也,事具平鄊。唐武德元年于此建起州,又置白起县;二年陷窦建德;四年讨平,罢州,以县属赵州;贞观元年改隶邢州。广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