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拆了墙”咱不更是一家?
    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每年不需要向中央政府交税,这件事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对香港天大的“利好”,但是这个话题,我来香港后很少听人提起。相反刚到这里,第一个周末,我和先生上街购买生活必需品,先生说:“记住,兜里头装上点散纸(零钱),今天是香港的卖旗日,否则,咱手头没零钱,到时候就得往外掏大票儿。”

    “装零钱”、“卖旗日”?这是什么意思,和我有什么关系?

    原来香港的慈善机构在向政府社会福利署申请获得批准后,每年都可以上街进行一次募捐筹款,这种活动一般只在每周六的上午进行,叫做“卖旗”,因此一年52个星期,每次到了周六满街都是来做义工的中学生,这些孩子身上人人会挎着个钱袋子,手里拿着好几张不干胶的小贴纸(原来是一面面的小旗子),见了行人走过来就要求你“买旗”,此时,行人多半都会把一两块的零钱交给他们(当然多了也不限),他们就撕下一张上面印着某某慈善机构名字的不干胶,往你的衣领或胸前一贴,这样你今天对社会就已经表示过爱心了,别的慈善团体再见到,就会放你过去。

    香港的“捐献文化”历史悠久,社会认同高,他们捐献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惊天动地,可歌可泣,而同在这一点上,内地人和香港人同根同苗,血管里流淌着的本是同一腔的热血,两相融合应该不会生出排异,但是香港人对内地人支持,内地人深怀感激;不过内地人对香港人尽了手足之情,不知道为什么,香港人却不会那么轻易地被感动。

    2007年3月1日,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因为上一年本港经济又取得了出人预料的高增长,在《2007-08年香港政府财政预算案》中提请立法会批准政府将在五大方面给予市民“宽免税收”、“一次性回馈”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调低薪俸税、增设新生婴儿免税额、宽减两季差饷,以及调低低价物业印花税等等。“财爷”的建议被香港社会称作“五大惊喜”,然而谁知道,唐英年能从腰包里拿出这富余出来的200多亿“大力派糖”,“与市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如此气粗胆壮,这一切都和什么有关?

    无须讳言,香港人历来善于拼搏,历来有本事在逆境当中如同老黄牛一般的在泥泞里顽强耕作,但是香港从2004年开始“经济复苏”,到2006年“强劲复苏”,中央政府和内地的13亿同胞都为他们做了什么?这里面有互惠互利,有援助支持,更有奉献牺牲。

    简单回望一下历史:2003年,香港政府当时的财政赤字已经高达401亿港币;2004年得到改善,赤字下降到40个亿;2005年政府的盈余开始实现140个亿;而2006年综合盈余则上升到551亿,这才有了香港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增长了6.8%,才有2007年可望达到4.5%到5.5%的继续升幅,而2008年到2011年,香港每年的平均经济增长依然还可以保持在4.5%的较高水平。

    内地13亿同胞,勒紧了裤带也要看到香港的经济快速恢复过来,这是真心。

    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签署了《CEPA》,接下来是第一阶段至第四阶段的具体实施,这个《CEPA》在经贸政策上给予了香港极大的优惠,其中在货物贸易方面:香港进口到内地的“原产地产品”关税几乎全免,这个“全免”,也就是“零关税”,香港人很少去想,说来容易,拿出来做做人情更体面,但是对内地的厂家却带来多么巨大的冲击?

    2003年2月至4月,香港的失业率统计数字是7.8%,而2006年同期,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5.1%;就业人口到2007年年初却高达350万,创下了连续6年来的历史新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晚来香港一百年简介 >晚来香港一百年目录 > “拆了墙”咱不更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