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草根
谚语把温州的恶劣交通条件形容得淋漓尽致。

    在改革开放之前,从温州前往大都市上海,需要乘坐三天三夜的轮船。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海上交通提速,也依然需要一天一夜。温州与上海的距离也象征着温州经济与发达之间的距离。

    作为海滨城市,历史上的温州,曾有过一段不瘟不火的时期。

    其南部的泉州、其北部的宁波,成名于大唐盛世,纷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到宋朝时期,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宁波也位列对外贸易的港口重镇,其辉煌不可一世。

    位居中国东部海岸线中段,同样,作为一个海滨城市,温州也有着对外海上交往的任务,但在宁波、泉州、扬州等的比较之下,始终平淡无奇,乏善可陈。

    明清时,长江沿岸的南京、九江、武汉也因地利而日益繁荣,而由于海禁政策,温州沿海全线内迁,温州终究未能脱颖而出。

    “很大程度上,虽然温州也沿海而建,但却并没有突出的建港条件,并且作为港口腹地也不够广阔。因为其背后的大山阻隔了货物的运输。”并不出众的地理位置,温州无计可施,始终与发达的对外海上贸易无缘。

    先天“资质”的浅薄,似乎注定了温州的落后。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60~70年代,贫穷和饥荒依然困扰着温州。“平阳讨饭,文城人贩,永嘉逃难,洞头靠贷款吃饭”的民谣流传甚广。改革开放前的温州有8个县,其中苍南、平阳、文城、泰顺、永嘉的居民都有“忙时种地,闲时讨饭”的习惯。

    据记载:“1978年的温州,560万人口的温州,GDP是13.22亿元,全市人均储蓄仅有8元。以永嘉县为例,1978年的耕地面积是38.29万亩,比1949年少了4.1万亩;但是人口在这年达到了68.32万,比1949年足足多了33.76万人。更要命的是,年初的一场暴雨,让县内2万亩农田受了灾。到了夏天,一场干旱从8月29日一直持续到10月30日,受灾农田7万多亩。”

    如此无以复加的贫穷困苦之下,是一个个被贫穷逼得走投无路的家庭。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的故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温州层出不穷。

    据传,温州一带姓南的人家回溯三代以上,就会发现他们大都来自一个地方:乐清黄华镇叫做南宅的古村,为当地望族。

    1976年,温州柳市上园村,一个姓南的补鞋匠,有个长子叫南存辉。

    碎石片垒墙、茅草盖顶的住房,半饥半饱的日子,遭人歧视的感受刻骨铭心,历尽艰辛与磨难,南存辉的童年和少年与望族无关。6岁时,他挑着米糠,提着鸡蛋沿街叫卖。

    一天,补鞋匠外出发生意外,腿部粉碎性骨折,医生吩咐需要休养一两年。这家女主人向来身子孱弱,一时间整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陷入焦虑。于是,补鞋匠把长子南存辉叫到跟前,手把手传授他补鞋技术。无需多言,养家糊口的重担落在了这个年仅13岁的少年身上。离初中毕业只有十来天,生活的压力迫使少年南存辉辍学,成为一名小手工业者。

    寒冷的冬天,补鞋的锥子扎入手中,咬牙拔出锥子,用破纸包上伤口,坚持为客人补好鞋——这是南存辉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他不敢去人多的地方,怕同学看见后没面子。终于,他遇到了同学的母亲。她关切地问:“怎么是你?你怎么在这里补鞋?难道你不上学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一定要读好书。”

    几句关心话冲破了南存辉的心理承受极限。他当即收摊回家,对躺在床上的父亲大声喊道:“这事没有前途,拿刀架在脖子上我也不干了。”他父亲耐心地劝说:“靠自己双手养活一家很光荣。如果弟妹们将来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简介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目录 > 第一章 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