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老人
干的柿子饼,走路使她的呼吸急促困难,她瘦骨嶙峋的胸部艰难地起伏着。每走一段路,老人就吃力地抬起眼皮,她的眼睛仿佛蒙上了一层雾,瞳仁缓慢游移眼神渺渺茫茫,向每个迎面走来的人细细打量,似乎在搜寻着什么,其实她什么也看不清楚。那只毛发灰湿的波斯猫,似乎以前没有在田野或公路上行走过,它拱着身子,四处窥视着迎面而来的行人,时而发出沙哑的“妈、妈”的喊叫声。
从汶川逃生的人们用惊诧的目光看着老人和她身后的波斯猫,有好心人走上前询问,想劝阻老人,让她不要再往前走,说前边很危险,有泥石流、山体垮塌。也有人劝阻说:“汶川成了一座废墟城,太危险,您一个老人家,去哪里干什么?”
老人听不清楚那人所讲的话,或者听清了却根本不予理睬,她抬头看了看劝她的人,翕动着干瘪的嘴唇说:“你看到琴了?”
劝阻老人的人无可奈何地摇头。老人仿佛明白了什么,又低下头看着路面,蹒跚地、坚定地朝着汶川的方向一小步一小步挪动着。那只波斯猫也走一走停一停,不离不弃地跟随在老人身后。
在离汶川不远的路上,老人看到了一队解放军战士,那橄榄绿色的军服像一大片绿色的云,在老人面前飘扬。老人站在路旁,满脸的皱纹舒展开来,脸上出现了一抹笑容,眼里的雾气凝聚成晶莹的露珠淌到眼角。老人担心被解放军战士看到了眼泪,让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为她忧虑,她就蹲了下来,抚摸着那只跟了她两天的波斯猫。
老人对穿橄榄绿色军服的解放军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她的丈夫早年当过兵,在数百次的战斗中毫发未损,却在转业后病死在家中。老人在丈夫去世后就把解放军当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她最喜欢看的是中央七台的军事栏目,最喜欢听的是当兵的故事。她曾为没有找到一位当兵的女婿而懊悔过。有一次,在银行工作的女婿偶然穿了一套没有佩戴帽徽领章的军服,携妻子女儿来看望她,老人的眼睛突然放出光彩,脸上苍老的皱纹堆成了菊花瓣。平常都是女儿女婿下厨房尽孝道,这一次她竟然不让晚辈们动手,亲自操勺为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做饭炒菜,家里顿时充满了欢乐的气氛。从此女儿懂得了老人的心思,每当来小镇看望老人时,女儿总是让丈夫穿上那套“军装”,老人也总是欢天喜地地迎接他们。
老人不停地向前走,虽然她走得非常缓慢,却是那样执著,宛如佛教徒到布达拉宫朝圣似的。她的脸上充满了希冀,行动却不慌不忙。汽车掀起的尘土刮到了她的脸上,她也不遮不挡,任凭尘土填补脸上的沟沟壑壑。震后的天气宛如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阴云密布,一会儿又大雨滂沱。老人既不遮阳,又不避雨,坚定沉着地一步一步向前走。累了,她在路旁坐下歇一歇;饿了,她首先从筐子里拿出猫粮,抓一把,展开枯枝般的手,让波斯猫从她的手中吃食,猫也是不慌不忙的样子。无论路上多么嘈杂,波斯猫都专心地吃着,目不斜视。波斯猫吃饱之后,老人又把水壶送到它的嘴边,倾斜出水,波斯猫就慢慢喝,直到它的嘴离开壶嘴,老人才将水壶放在身边,从口袋里翻出假牙戴上,吃一口烧饼,喝一口水壶里的水,只吃几口饭又继续赶路。
老人走了两天两夜,她越走步子越缓慢,蜗牛一般地向前挪动。波斯猫跟在她的身后,不离不弃,雪白的毛已经变成了灰黑,狼狈不堪的样子。
路上经常遇见和她逆向而行、从汶川逃难的人们。有人看到老人和猫的样子非常诧异,又不忍心让她们继续徒劳无功地走下去,就劝她别走了,说走到了汶川也没有用,汶川已经封了城,进不去人的。
老人就缓慢地仰起脸,茫然地看着劝说她的那个人,她宛如什么也听不到,也没有力气讲话了。老人翕动了一下嘴唇:“你见到我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