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5.苏军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西部,是一个内陆国家。70年代初以来,苏联加紧对阿富汗内部事务的干涉,多次进行颠覆活动。从1973年到1978年,苏联支持乌达德政变,推翻了查希尔王朝;后又推翻了乌达德,培植了塔拉基政权。

    1978年阿富汗总理阿明处决塔拉基,在政权内部清洗亲苏分子;表示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要求美国恢复对阿富汗的援助;并对苏联方面的一系列要求予以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决心通过武装入侵推翻阿明,以保持对阿富汗的控制。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便利条件有二:其一,苏联通过多年的" 经援" 和" 军援" ,在阿富汗修建了大量军事设施,加强了对阿军的控制。这些军事设施在入侵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联在阿军中大量派入各种军事人员,到1978年时已增至3000人,直接控制阿军要害部门,并渗透到营一级和部分战斗连队。其二,苏联充分利用了当时相对有利的国际形势,即美国和伊朗因人质问题关系恶化,无暇顾及阿富汗,而且美国及西方国家历来在阿富汗影响很小。此外,苏联在入侵前还使用多种手段表示支持和信任阿明,以掩盖入侵准备工作。

    1979年12月27日晚7 时30分,苏军第105 空降师的部队在驻阿苏军人员和特工人员的协同下迅速开进喀布尔市区,包围和占领了电报大楼、总统府、广播电台,切断了通往机场的公路。苏军与阿明的卫队和首都部分阿军激战4 小时,阿明在乱枪中被打死,阿政府要员均被逮捕,喀布尔阿军被解除武器。28日凌晨,秘密设在苏中亚地区的电台转用喀布尔电台的频率,播发了宣告成立以卡尔迈勒为首的新政权的消息和阿明被处决的声明。之后,苏军东西两个突击群与先期驻阿苏军呼应,开始越过边境,沿东西两条战略公路向阿富汗纵深高速推进。东突击群第306 摩步师从帕尔梅兹越境,于30日抵达喀布尔,与苏军第105 师会合,然后向坎大哈推进;后续部队第16、201 摩步师跟进至喀布尔及其以北,控制了战略公路,并以一部前插至贾拉拉巴德及开伯尔山口。西突击群第375 摩步师经赫拉特于30日到达兴丹,在南进中与空降兵部队和第360 摩步师一部配合,于1980年1 月2 日攻占坎大哈,3 日封锁了通往巴基斯坦的山口;第66摩步师从阿里巴特地区越境,经卡腊巴格、赫拉特南下进兴丹。

    在地面部队推进的同时,空降部队以机降的方式先期占领了赫拉特、兴丹和坎大哈等地的机场。此外,苏军还出动了4 个前线航空兵团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持。一周之内,苏地面部队即占领了阿富汗全境,实现了对阿全国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的控制。

    在这次苏军入侵中,阿富汗政府军没有能够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阿富汗穆斯林各派反政府组织进行的一些小规模抵抗也无力阻止苏军的深入。

    但是这些组织日后成为抗苏游击战的骨干力量。

    苏军入侵阿富汗,在战略指导思想上实行的是" 有限介入战略".在战役指挥上,采取了突然袭击、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充分发挥空降兵的作用,进行突然袭击。阿富汗境内多山,不利于机械化部队大规模展开。因此以具有快速打击能力的空降兵承担直接空袭任务,收效非常明显。另外,空降部队先期占领空降地点,打乱和控制对方首脑机构及电讯系统,陷对方于全面瘫痪状态,为地面大部队的进攻创造了便利条件,起到了配合协同作用。从地面作战来看,中心开花,两路分进合击是这次入侵的主要特点,尤其是苏军的动员和展开与其惯常作法不同,未通过军事演习等活动来调整部署,而是采取就地扩编、临战推进的方式行动,增加了打击的突然性。这反映了苏军在战役战术理论上的一个新观点,即每战集中优势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世界当代军事史简介 >世界当代军事史目录 > 5.苏军入侵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