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伊壁鸠鲁:打破命运的束缚
在晚期希腊,在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公开暴露,希腊哲学也由繁荣走向了衰落,产生了怀疑主义、神秘主义和宿命论。但是,正是在这个时期,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做出这一重要贡献的有两位哲学家,他们叫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我们这里只介绍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伊壁鸠鲁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而且由于把偶然性纳入原子论的体系中,从而打破了命运的束缚,建立了反对宿命论的快乐主义的伦理学,为伦理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1.花园哲学家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年-前270年)出生在雅典的一个乡村里。他的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母亲是一位女巫。后来他随父亲移居到雅典的殖民地萨摩斯岛。据说,他从14岁就开始研究哲学。他受教的第一位教师是属于德谟克利特学派的人。18岁时,他回到雅典,听过柏拉图学派的讲学。当他在雅典的时候,萨摩斯发生了驱逐雅典移民的事件,他的全家逃到小亚细亚。后来他也到了那里,并在那里教授哲学。他35岁时,又回到雅典,买了一块场地,开办了一所学校。这个学校后来被称为“花园”,因而伊壁鸠鲁学派也就被称为“花园哲学家”。
伊壁鸠鲁的学校不仅是传授理论的地方,而且也是实践通过推理和反省思考给人以幸福生活的行为的团体。学校成为培养人生美好行为、优良品德和高尚职业的场所。在这个学校里,人们不受教育程度、种族和身份的限制。有的娼妓在他的学校里也求得心灵的安宁,因而得到幸福。
伊壁鸠鲁的著述很多,据说有300多卷,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准则》、《物理学》等。可惜大部分没有保存下来。保存下来的只有三封信和《格言集》。三封信是:《致赫罗多德的信》,论物理学的;《致皮多克勒的信》,论气象学的;《致美诺寇的信》,论道德的。其中第二封信的真实性还是可疑的。
伊壁鸠鲁认为哲学的目的就在于使人过快乐的生活,享受幸福。凡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否则就不需要。因此,他把研究应选择什么和避免什么的伦理学看成哲学的最主要部分,其他都要服务于伦理学。在他的哲学体系中,除了伦理学,还有准则学和物理学。准则学是研究标准、本原和哲学最基本部分的学问。物理学研究的是生成、灭亡以及自然的学问。所以,他认为这二者对人过快乐生活也是必需的。
2.准则学:感觉主义的认识论
准则学是伊壁鸠鲁哲学体系的入门。在准则学中,为了建立起“生活的规律”,他研究了真理的标准和认识的途径。因此可以说,认识论是准则学的主要部分。
在认识论上,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论”。他认为坚固的物体放射出一些“影像”。这些影像具有稀薄的结构,保持自己以前在坚固物体中原有的位置与秩序。这样一些影像不断地从物体表面流出,按照它们各自的大小进入我们的视觉器官,因而产生了视觉。这就是感觉产生的外在原因。从认识主体来看,他认为,灵魂是散布在整个身体中的一团精细的微粒,所以它与身体的各部分保持密切的接触,被身体的各部分包住,因而灵魂才会产生感觉。其他感觉和视觉一样,也是灵魂通过身体的某一部分接受从物体表面流出的影像而产生的。从伊壁鸠鲁对感觉产生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毫不怀疑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在他那里,客观存在的物体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德谟克利特曾经说到物体本身不具有颜色、滋味等性质,关于颜色、滋味等感觉完全是从俗约定的。伊壁鸠鲁不同意德谟克利特的这种观点,批评他是想“颠倒着用头走路”,或者是无根据地想“动摇”我们得救的基础。他认为,颜色、滋味等是必然伴随原子的形状、重量和大小的一些可感知的性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