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第二次反“围剿”战争
    1935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和蒋介石集团调集重兵对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军事“围剿”,妄图彻底摧毁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扑灭西北地区燃起的革命的燎原烈火。为了粉碎敌军的大规模“围剿”,中共陕甘边特委和中共陕北特委召开了联席会议,统一了两块根据地的反“围剿”行动,成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西北军事委员会及西北军委前敌总指挥部。此后,在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的统一领导下,红二十六军一部坚持在陕甘边根据地开展斗争,牵制和歼灭大量敌军,红二十六军第三团和西北抗日义勇军(后红二团也参加)北上陕北与陕北红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组成西北主力红军兵团。经过艰苦的战斗,红军彻底粉碎了敌军对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发动的第二次“围剿”,解放了六座县城,使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地域广阔的西北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全国红军创造了长征的落脚点。

    一、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对陕甘边苏区的第二次“围剿”部署

    在陕甘边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不断深入发展的时候,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却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指挥下遭到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开始进行长征。此时,蒋介石一面调集重兵对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一面加紧准备对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的第二次大规模军事“围剿”。敌人的这次“围剿”完全袭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围剿”采用过的反革命策略,其特点是:

    第一,在政治上,实施《剿共施政纲要》的方针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厉行保甲制度,设立地方保安队,加强特务活动,实行“一户通共,十户杀绝”的所谓“十户连坐法”,建立“肃反会”。侵入根据地后,立即破坏中共在根据地的党政机构和群众组织,搜罗当地的反动地主、富农、兵痞、流氓组成“还乡团”、“便衣队”,配合其正规军搜捕根据地的党政干部、共产党员、红军战士,用酷刑惨杀革命人民、逼迫自首、威胁利诱等方法“策反”根据地的党政干部和地方红军。

    第二,在经济上,加紧实施《封锁匪区办法》、《匪区食盐、火油、药料、电器封锁办法》等反动法令,在根据地周围构筑了大量碉堡,加紧封锁,禁止一切工业品运入根据地、据敌三十五师马鸿宾部在陕甘边境庆阳、正宁等地带与红军刘志丹部作战报告披露:“本师自奉命进剿赤匪,关于碉堡构筑法均遵照南昌行营颁布碉堡构筑方法,于赤匪活动地带构筑碉堡,以便断绝交通而选地点:庆阳西川三十里铺碉堡五座,东川新堡碉堡二座,悦乐堡碉堡一座,连堡垒一处,元城镇,五蛟两处碉堡四座,桥沟门碉堡二座,赵家梁碉堡二座,梁家沟门碉堡一座,荔园堡碉堡二座,白豹川碉堡二座,柔远川碉堡三座。”①以上合计,仅在庆北苏区至南梁中心区一带狭小地区,敌构筑碉堡二、三十座。敌军侵入根据地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破坏根据地的工农业经济,实行焦土政策,制造无人区,企图使根据地经济枯竭,红军无以自存。

    第三,在军事上,敌人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在战略上,采用6个师,30个团的兵力的大包围圈战法,实施分割包围;在战术上采用分路进剿,驻点筑碉、修壕,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合并村庄,抢光杀光,制造无人区,加强地方民团武装、还乡团和建立“铲共义勇队”,配合正规军抢劫烧杀。对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为了达到上述战略目的,国民党蒋介石从1934年10月就开始调整兵力,部署第二次“围剿”。在北面,蒋介石将敌八十六师井岳秀部3个团的防地收缩到保安、定边、靖边、横山、榆林、佳县、神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陇东老区红军史简介 >陇东老区红军史目录 > 第六章 第二次反“围剿”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