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永难忘却的怀念
这个时候,堂兄马玉方也跑来找父亲,坚决要和我们一起离开米脂。父亲答应了他的要求。

    李同志走后,我们就按他说的只能带一些被褥和随身穿戴的要求做离家的准备。我们家有三孔窑洞,中间窑有三个仓子,里面放些粮食,仓子上面放些家具:就在紧靠仓子外沿砌了一堵墙,墙面用泥抹了一下,这个窑洞比其他窑洞明显的浅了一截子,当时觉得这样就很安全了,其实这是完全没有用的。8月23日李同志又来了,他拿了明方的一封信,要我们一切行动听从李同志的安排。

    那个时候老百姓都住在寨子上,我们家也不能例外,当时叫“上寨子”。因为寨子都修在山顶上,国民党叫老百姓上寨子,美其名日为了老百姓的安全,其实是害怕共产党把老百姓“赤化”了,因为寨子上外边人来往不方便,老百姓就不容易被“赤化”,其实这是枉费心机,以后还不是都“赤化”了吗?

    8月25日这一天,我们家的女人、小孩都没有上寨子,只是我随父亲和玉方上去应付了一天。26日下午我就下山了,晚饭后关寨门前父亲和玉方兄也陆续下来了。这天晚上我们一家人都聚在一起等候李同志到来。天黑以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睡觉了,李同志他们来了,早就有人在外边接应,他们来也不要敲门打户径直就到家了。他们共来了五个人,因为我们早有准备,他们一来拿起行李就走。李同志对父亲说:“让老妈妈骑着家里的毛驴走。”同时指着同他一起来的几个同志说:“行李让他们几个背着,其他人走几步,我们的牲口在村外等着,到那里就可以骑驴走了。”我们一家人就这样离开家门起程了。这天晚上送我们走的只有马富财大叔一个人,父亲流着泪依依不舍地同他说着告别的话,他说:“他大叔呀!我们这一去,吉凶祸福还不知道是个啥样子,家里这一摊子就全靠你照应了……”大叔说:“二哥!你放心走好了,家里的事情有我哩,我等着你们回来,你会回来的,……”父亲走两步回头望一望家门、窑洞,走两步望一望,也不知望了多少次,直到什么也望不见了才不再回头。李同志搀扶着他慢慢走着,同时说:“老人家不要太难过,情况会好的,你们会回来的,你要多保重呀!”母亲一声不吭,只是不停地擦着眼泪,其他的大人们照护着娃娃静悄悄地走着,到了村口都骑上毛驴,有四个小孩不会骑驴,分别坐在两个箩驮里(箩驮是陕北的一种运输工具,即在两个半月形圆木的两端各固定着一个用柳条编成的圆筐,利用两根圆木的半月形变曲度搭在鞍桥上,让牲口驮着走,两边的筐子可以装东西,也可以坐人)。我们一家人就这样背井离乡踏上了前往苏区的道路。在万籁俱寂的茫茫黑夜里,惟有我们一家人行走在这黄土高原崎岖的小路上,翻过一架山,越过一道沟,一晚上就这么不停地走着,走着,天明以后到了绥德李家寨,老李同志说:“咱们已经到苏区了,大家可以放松放松,走了一晚上都累了,咱们就在这里休息。”我们在一家老乡的窑洞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又起程上路,第三天晚饭后李同志说:“咱们明天在这里住一天,休息一下,下一站要经过折家坪,那里有敌人的驻军,晚上才能走”。第二天晚饭后,又等了很长一阵,路上没有行人了,我们才出发,临行时李同志说:“咱们走的时候前后照应好,把娃娃照护好,不要说话,尽量不要有响动,悄悄地走”。我们走过一条深沟,又上到山峁上,沿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走着,走着,忽然间父亲骑着驴掉到崖下去了,这一意外情况,使人顿觉十分紧张,李同志当即指派一位同志从父亲掉下去的地方溜下去找寻,其他人继续赶路,走了一会,父亲又和我们走到一起来了,原来父亲掉下去的地方是大田中间的一个塄坎,所以安然无恙,大家继续往前走。过了一会,李同志说:“前边就是敌人的防地,注意不要有响动,尽可能走快一些。”我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马明方简介 >马明方目录 > 永难忘却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