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拿钱买命
水,危害还小些,如果像潮阳、普宁那样,用从国库里盗出来的钱垫上去的话,其危害就可想而知了。

    诚然,数字可以成为干部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如果随意加重数字的砝码,使它成为考核干部成绩的惟一指标,就会使老老实实办事的人吃亏,而让那些名利思想严重的甚至是投机钻营的人钻空子。

    我们在潮阳采访时,有的税务干部把当地政府部门与骗税分子搞到一起比做“击鼓传花”。这个“花”是已经点燃引信的炸药,只要锣鼓一响,每个人都会拼命地往下传“花”,以免在自己的手中爆炸。

    我们的干部考核体制也与这个“击鼓传花”相类似,没有严格的离任考核制度。干部往上升的时候,升前是否有问题,往往被忽视。你升官了,就等于离开了是非之地,至于升前是不是有不良行为,是不是靠非法手段获得政绩,没人追问。一些干部在被绳之以法之前,早已劣迹斑斑,然而却能官运亨通、屡屡晋升。这种“既往不咎”的干部任用制度,就会给赖春安这样的人一个侥幸心理,赶紧出成绩,赶紧往上升。只要一升,就万事大吉,就一切OK了。

    接下来,我们提了一个曾令我们困惑的问题:“赖春安,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当着大家的面,赖春安淡笑了一下,然后回答道:“我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刚开始还有点刺激,有兴奋感,但到后来,就没有感觉了。之所以还接受别人的钱财,只是因为习惯,因为规矩。”

    赖春安抬头看了我们一眼,然后慢慢地解释道:“所谓规矩,就是一切都用钱来换,这就像到商场买东西一样,你要那东西,必须掏人民币,这是常识,是规矩。虽然,我到后来见钱一点感觉也没有,但我还是接别人送来的钱,主要是不能坏了这规矩……”

    我们相信赖春安此番说的全是真话。一切已尘埃落定,他已没有必要再为自己遮遮掩掩,一切修饰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赖春安的堕落固然与其私心过重以及欲望膨胀有关,但私心并不是赖春安所独有。私心是人性的共有弱点,只不过有人善于控制、有人较为放任而已。如果把赖春安的堕落仅仅归结为自私和贪婪,不免失于简单。赖春安发展到这种地步,有其自身的因素,也与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有关。在潮阳和普宁,领导干部的腐败已不是一人两人的问题。赖春安现象给我们的巨大警示,就是单个的腐败分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赖春安这样的腐败分子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概念,一种现象,一种文化。

    在这种环境下,老百姓不得不屈从由赖春安们形成的腐败概念、腐败现象和腐败文化,不得不屈从这些由深厚腐败土壤所产生的不可逾越的“规矩”。

    正如赖春安所说,他本人见到钱一点也打不起精神了,但他却仍像一个无精打采的看门人一样,要对这个规矩负责,给钱才能进得门来。

    赖春安虽然是自己主动来到工作组的,但要他放下顾虑,交代全部犯罪事实,需要工作组领导做进一步的工作。

    检察官李光将说:“赖春安本人认罪态度较好。他不是那种太工于心计的人,也可以说性子有些直,但更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刚开始他认罪态度好,有些像竹筒倒豆子,哗啦一下子倒出来,想速战速决,并且有些向我们讨价还价的意思。他的潜台词就是,你看,我够意思吧,希望你们也够意思,从宽处理我。他想得太过简单了,也可以说太不懂法律。任何犯罪嫌疑人一进入法律程序,就要完全服从于法律自身建构的规律,它有一套科学而完备的体系,你必须走完这个长长的隧道才能看到结果。但是,赖春安是一个性急的人,是一个不懂法律的人,他凭想当然揣度司法部门,揣度审查部门,一旦不符合自己的主观预期,立时就闹起了情绪。加上考虑家庭比较多,便走极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国家使命·共和国第一税案调查简介 >国家使命·共和国第一税案调查目录 > 拿钱买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