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日军血洗山西兴县(1940)
1940年冬天,正当晋西北黄土高原白雪皑皑、寒风凛冽的时候,驻扎在宁武、静乐、方山等地的日军,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以后,向我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首府——兴县城,发动了一次报复性的大“扫荡”。日军采用烧光、杀光、抢光的政策,企图要把兴县城造成“无人区”,以此达到消灭八路军,赶走共产党,破坏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之目的。
两次偷袭
晋西北的兴县城,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早在1937年,抗日战争刚爆发,由贺龙、关向应率领的八路军120师358旅和359旅,奉命挺进敌后,开赴抗日前线,开创和建立了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120师司令部和政治部以及晋西北行政公署等抗日领导机关,大部分都驻扎在兴具李家湾、蔡家崖附近。经过几年的艰苦创建,兴县成了晋绥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晋绥边区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和文化宣传教育事业以及为抗日战争服务的其他设施都设立在兴县,当时有人称兴县是晋西北的“小延安”。如果说陕甘宁边区是指导中国抗日战争的“大本营”,那未就其地理位置来讲,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则是“大本营”通向全国各地的走廊,而兴县则是走廊的咽喉,从“大本营”过往各抗日根据地的部队、军事物资以及领导同志,都要通过晋西北,走兴县,然后分别转向各抗日根据地。
日本侵略者千方百计妄图消灭这块抗日民主根据地,一年中进行了三次大“扫荡”。第一次于1940年春季,驻扎在忻州等地的日军,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用闪电式的战术,突然“扫荡”晋西北,偷袭兴县城,妄图一举摧毁我抗日民主根据地。日军第9混成旅团从宁武出发,经神他、五寨、岢岚等地,直取兴县城;日军独立第3混成旅团从忻州、静乐、娄烦等地出发,经方山、岚县、合击兴县;日军109师团从离石出发,经三交、临具、白文等地,合股包剿兴县。除此而外,驻扎在交城、文水等地的日军,分两路向兴县界河口进发,以配合日军的突然袭击。
岂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日军遣兵调将,准备进犯兴县城的时候,驻扎在兴县李家湾的八路军120师指挥部侦得日军出击的消息。这时,由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主力部队刚从冀中回师晋西北,部队还没有来得及休整,便投入了激烈的反“扫荡”战斗,经过一场殊死的搏斗,不仅粉碎了日军的残酷“扫荡”,消灭了1400多名日伪军,同时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方山、临县、岚县等三十具城和三交、河口、马坊、东村、普明、娄烦、圪洞、岔口、安业等11个集镇。
日军挨了打,吃了败仗,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于1940年的夏天,从太原,大同等地,又调集了一部分兵力,二次偷袭兴县城。
日军第一次出击,由于八路军和各抗日武装部队的阻击,不但没有摧毁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而且连兴县城也没有进,就被八路军打垮了。此次,日军调动了大批兵力,集中主攻方向,长驱直入,突然包围了兴县城。八路军120师领导同志事先得知日军的行动,有意放弃兴县城,他们机动灵活地指挥晋西北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协助当地群众立即转移。贺龙、关向应、续范亭等同志,率领八路军和山西新军暂1师、工卫旅、决死第4纵队和第2纵队以及其他抗日武装部队,活动在晋西北的深山老林,采取声东击西、化整为零、分股合击的游击战术,和日军展开了周旋。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打。由于我军熟悉地理地形,且又得到当地群众的积极支持,所以能够牵着敌人的牛鼻子转,把日军引进深山峡谷,利用晋西北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的有利地形,打得日军首尾不能相顾。根据中共晋西北区党委主办的《抗战日报》记载:1940年7月4日,驻扎在兴县城关附近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