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为什么必须是机器?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竞争机器也非一日之功。媒体说任正非是狼性企业家,一位管理学教授说任正非也是凡人,我说任正非打造华为就像铁匠打铁……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的评语、印象、比喻,哪一种都不能说绝对不对,这些也是任正非在成为竞争机器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诸相”。现在我想,任正非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一架完完全全的机器,也有一个生成的过程。我觉得,从华为成立到《华为基本法》的初稿完成,是这架机器的酝酿期;《华为基本法》正式颁布后,机器的原型才得以完成,之后便是试运行;而直到他说“员工不要有主人翁的心态”,这架机器才正式下线,正式运作。现在他又提出了“奋斗者文化”,这是不是又预示着这架机器有了什么新的变化?我们暂时不得而知。
不管怎样,竞争机器就是我“写一本关于华为的书”这个愿望所期待着要摸到的那个“瓜”!这就是我所要描绘的任正非的内在形象,任正非所有的竞争智慧都凝聚在这个叫“竞争机器”的“瓜”里面!不存在没有运行机制的智慧,那样的智慧只能是灌输的、教条的、形而上的,基本不管用。我们谈智慧,其实就是谈这个人的智慧的运行机制和这个机制所赖以运作的环境、条件,以及其结果,否则,就近乎说禅了。
终于,随着一步步地顺藤摸瓜,现在,对于任正非的认知,我们有了以市场为领地、理想型、持续打造平台、知本主义和创新等概念,通过他,我们也获得了一个灵感—企业家将很可能成为决定21世纪能否成为“中国世纪”的主导力量。我们必须知道,这些也都是竞争机器的属性条件,是构成企业家机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说说企业家与机器之间的类同。其实,如此众多的特质集中于一位企业家身上,除了去谈论企业家机器,别无其他办法可以揭开华为的秘诀和任正非的经营编码—这秘诀很可能不仅仅是华为的秘诀,而是中国公司的新定义;这编码也不仅仅是任正非的编码,很可能是新一代即将担当大任的中国企业家的基本范式。诚如是,那么我们对任正非的认知将让我们受益无穷。
认知一位卓越的企业家是必须要有点想象力的。比如最常听到的对华为的解释是狼性:华为的狼性、狼性企业家任正非。我说过,这种见解是错误的,既歪打又不正着。这种解释是没有想象力的,其结果是强化媒体或一般业界的舆论,把任正非和华为真的当成“狼性”的代表。而这样的简化,不管是出于佩服还是讽刺,都达不到认知的高度。相反,说任正非是狼性企业家,反而阻止了人们从一位新型企业家那里得到认知上的收获。说起狼性,哪个钻营关系网络的暴发户不狼性?哪个贪官污吏不狼性?哪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不狼性?哪个慷国家之慨、营一己之利的国有企业老总不狼性?说任正非狼性,就抹杀了他和他们之间质的差异,填平了大小老板在量级上的鸿沟。可以说,“狼性企业家”的标签是完全错误的。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任正非实际上对中国企业界的影响还很有限的原因。因为尽管人们承认、佩服华为和任正非的成绩,但丝毫没有因此带来认知上的转化、深化。任正非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而人们对他的认知却还处于农耕社会……
动物总有打盹儿的时候,而机器却可以一直运行下去—这就是企业家必须是机器的原因。乔布斯、任正非、巴菲特,哪一位不是机器?我以前有点崇拜巴菲特,我怀疑是出于思想上偷懒的心理,因为巴菲特的策略是清晰而简单的:只要低价买进股票,放在那里,什么都不管,他就成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现在我觉得,巴菲特作为竞争机器可能要打点折扣。一来,他办企业的方式不一样,他的公司毕竟是投资公司,他卷入具体企业运作的程度还不够深;第二个原因更关键:巴菲特出了传记!这也是一个理由吗?我认为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