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战火红颜
李琼的童年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的眼泪。她说:“一到年底就发愁了,那个时候没有手电筒,乡下人讨债都是提了一个灯笼,债主们就提了灯笼到各家来讨债的。他们辱骂我妈妈厉害得很,不是一般的讨债,骂、拍台子,什么都来。我妈妈只有哭着求他们。”

    1937年抗战爆发,乡下变得不再安全。

    李琼回忆道:“日本人首先要搞的是花姑娘,所以我妈妈急得不得了。我正是十七八岁的时候,怎么办?”情急之下,母亲带女儿投奔了在上海当大老板的弟弟。舅舅把她留了下来,让她服侍他的女儿:看病、读书、陪玩。舅舅家的生活很舒适,可是李琼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她拼命想出去。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上海慈善难民收容所要招收义务教员的消息,偷偷地报了名。

    1939年李琼离开舅舅家,到难民收容所教书,也就是教难民所的小孩识字。像李琼一样的教员们吃的饭跟难民们一样,都是在民生食堂里头煮好了,用卡车送过来的。李琼说:“饭里头可以说石子、泥块什么东西都有。当时也没有工资,所以叫‘义务教员’。”

    在难民收容所教书的李琼觉得明天有了希望。“成天地唱歌,唱什么呢?唱抗日歌曲,我就显得特别高兴。”李琼说。收容所里有不少地下工作者,1940年4月,有位同事找到李琼,不久后介绍她加入了组织。李琼清晰地记得,那天,他们挑了个星期天不上课的时候,借用一个小学的课堂,走完了入党的程序。当时只有李琼跟那位同事两个人,他讲一句,李琼跟一句,这就算入党宣誓了。入党以后,联系李琼和派给她工作的也始终是这一个人。

    频繁跟上级接头,把李琼锻炼得很机灵。接头时,如果时间长了就到公园里去,短了就在马路上讲几句。李琼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去一家日本人开的纱厂开展工作。李琼回忆说:“刚刚去的时候,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当工人,因为事情怎么做都不懂,都还要有人来带我们。日本人的管理非常严苛,下班出厂都要搜身,女同志甚至月经带都要查,他们怕是假的月经带,实际上是带了纱布出来的。”

    在这样严苛的管理监视下,工作很难开展,而且,当时李琼还因为看不惯女工们对日本人的惧怕和顺从,觉着自己的工作更没法开展。她说:“女工都是擦了口红,擦了粉,有的还穿得漂漂亮亮的,打扮得妖里妖气的,我觉得她们很落后。”李琼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组织,组织上就开始给李琼做思想工作。组织上的同事说,这些女工也是被迫的,她们必须保证自己很漂亮,不能显出脸很憔悴,年纪很大和脸上有皱纹,否则,就要被开除了。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月,能有这份工作,对女工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年轻的李琼慢慢摸索着找女工谈心,很快就发展了两位女同志加入组织。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棉花无法进口,纱厂关门了。只有初中文化的李琼四处找新的工作,但是却非常艰难。

    1943年,经组织同意,李琼暂时回到了舅舅家里,晚上去寄宿学校读书。每天晚上就成了她宣传工作的时间,只要碰到女同学,她就开始跟她们宣传妇女解放,宣传抗日。

    单纯的姑娘热情地宣讲着抗日救国,丝毫没有留意周遭的情况,没过多久,她接到一封信。对信的内容她至今记忆犹新:“信是寄到我舅舅的商店里面的,信里放着一个子弹壳,信上说,你要老实一点,再不老实,当心给你吃‘花生米’。”看到这封信,小李琼感到很害怕。

    寄宿学校暂时不能去了,姑娘陷入了苦闷。她需要振作精神,重新出发。

    有一天,上级忽然来找她,他们要到解放区去了,问李琼要不要一起去。一听到可以去解放区,李琼求之不得。“我多么想去啊!在这里偷偷摸摸地生活,我也过不下去了。”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抗战1简介 >我的抗战1目录 > 第二章 战火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