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在延安长大
亲历者
洪 戈——时为中央党校学生
朱育理——时为延署分区干部子弟小学学生
阮崇武——时为延署分区干部子弟小学学生
任 湘——时为陕甘宁边区师范学生
任远志——时为延安中学学生
于 蓝——时为延安鲁艺学员
李长华——时为八路军留守兵团烽火剧团演员
陈祖涛——时为延安保小学生
彭祖禄——时为延安青年干部学校儿童班学生
曾宪林——时为延安保小学学生
王敏清——时为延安鲁迅小学学生
苏 菲——马海德夫人,时为延安鲁艺学员
何理良——时为军委俄文学校学员
项苏云——时为延安保小学生
李宝光——时为延安中央党校二部学员
编导手记
有些故事没在节目里说。
当年在延安,女同志少,男同志多,许多领导干部到了延安,需要成家或者重新成家。很多女学生因此成了被追逐的对象。学校门口总有男同志在那里等着,他们很直率,见面就问:结婚了吗?有对象吗?跟我好吧。可惜有些干部是农民出身,与女学生结婚后无法互相适应。大老粗哪能理解知识分子的浪漫?类似的场景,前几年的热播剧中,石光荣和禇琴的婚姻便是一个例子。这就造成了一些悲剧。当然也有幸福的,干部里也有有文化的。我们不必抱怨时代的荒诞。时间是一个伟大的教师,长期的共同生活会让具备不同价值观的人学会忍让和理解,并在冲突和摩擦中不断地贴近对方。这里不讲阶级,只讲两颗心的消融与一个家庭的缔造。
几乎每个受访者都提到了当年流行的一个笑话——女学生说:“今晚的月色真好啊,我们去赏月吧。”丈夫说:“一个大月亮有啥好看的?警卫员,提个马灯陪她去看吧。”这个笑话很可能是真事,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提到过,可见这种情况是多么普遍。
当然也有聪明的,比如那个叫苏毅的女孩,她坚持要找一个有文化的干部,结果很幸福。可惜很多女孩没有这么幸运,不够聪明,或者身不由己。
在延安长大的孩子对延安都怀有最美好的感情,实际上这种感情是对少年时代的留恋。我一直很喜欢郑律成的《延安颂》这首歌,特别美好。做了这个故事之后,研读了一些资料之后,我的心情似乎有了变化。
不过我依然喜欢《延安颂》,依然愿意相信它的美好,毕竟,作曲家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是怀着真诚的美好的浪漫的憧憬。这歌属于艺术的范畴,而艺术,是可以不朽的。
山间的“高楼”
这首名为《延安颂》的歌曲诞生于1938年。在当时,大批革命志士受到这首歌的激励,为了追求崇高的革命理想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在投奔延安的队伍中,有很多孩子,他们有的是中共高层、军队和地方骨干的子弟,有的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还有一些从四面八方投奔延安的普通少年。
那些在延安度过年少时光的人,拥有让当时很多人羡慕、让他们自己无限感慨的一段记忆。在这段记忆里,虽然生活是艰苦的、学习是紧张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延安在他们脑海里的形象:延安的天空又蓝又高,延河的水又清又甜,窑洞里特别温暖,宝塔山无比巍峨。
宝塔山是延安城的标志,当这些孩子们走在去延安的路上,离得很远就能看见它。而清清凉凉的延河水也永远印刻在了孩子们的童年记忆中。那时的延河水清澈透底,可以在河里边洗澡、游泳。春天的延安是最美的,红色的荞麦花开遍山野,把延安装扮成了真正的红色圣地。
窑洞,这一在陕北非常普通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