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下手为强
从9月11日到10月20日的阵地战,中国军队苦守了40天!
40天的持久战,6个多师团的日军只前进了5公里。
中国的精锐部队,9/10投入了淞沪战场,官兵的伤亡也达到9/10。据《战斗详报》记载:74军58师淞沪之战阵亡士兵2800多人,阵亡官佐81人,所属各团阵亡六七百人!从贵阳奔赴淞沪的第4军59师和90师,从9月20日至9月24日苦战四天,伤亡官兵十之七八,为军历来未有。10月10日,敌以陆空连续猛攻13小时之久,第1师李铁军部肉搏14次之多,1旅官兵忠勇赴义,壮烈牺牲殆尽。淞沪首义的88师,在3个月的战火洗礼中,先后整补5次,最后剩下兵员不到1/3。淞沪战争期间,经兵站送往后方的伤员,每天达1万人!
自然,敌军也遭到惨重损失。至10月23日,日军阵亡官兵1万余人,伤7.7万多人。号称精锐的第9师团,伤亡6000多人,101师团的伤亡接近9000人,占总数的70%~80%!仅10月12日一天,日军的伤亡人数达2200多人!
攻守双方都杀红了眼。中日两军都在增兵备战,他们在寻找战机,准备一场鱼死网破的拼杀。
日军统帅部于10月20日决定:再以3个师团又1个旅团的兵力组成第10军开赴上海。至此,日军的兵力达20万人。
中国军队调整了作战部署,从西南开来的援军也陆续到沪,总兵力达70余万人。为了配合“九国公约”会议的召开,引起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中国统帅部决定从10月21日开始,实行全线反攻。
反攻的重点是蕴藻浜。自从8月23日增援日军从黄浦江边的张华浜和吴淞镇登陆后,大队日军冲过铁路,占领了蕴藻浜东南部的一些村庄。
蕴藻浜是上海市仅次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第三大河。它由苏州河南翔段向东北从炮台湾出口黄浦江,全长30多公里,与西南的京沪铁路和东南的淞沪铁路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沪太公路与其相交,形成上海北郊的水陆交通要道。
10月初,日军沿沪太公路南下,向蕴藻浜进犯。中国守军阮肇昌的57师和彭松龄的第16师,陶峙岳的第8师虽奋勇反击,最终都没有成功。第8师黑大黄宅阵地被敌突破,官兵与阵地同归于尽。10月11日,敌军在蕴藻浜南岸部队掩护下继续强攻,企图攻占大场、南翔,截断市中心区中央军的退路。
蕴藻浜的得失,关系到中国几十万守军的生死存亡!陈诚当即命令正在昆山休整的胡宗南第1军及新开到的税警总团黄杰部反击过河之敌。敌人火力威猛,陈诚又从右翼调来李觉的第19师、刘雨卿的第26师及新开到的川军杨森第20军投入战场。
日军因弹药消耗太大,特别是炮弹不能及时补充,担任正面攻击的藤田、吉住两个师团无法猛攻,只能靠战壕和轻火器以蚕食方式逐步推进。
大本营企图抓住有利战机,趁敌攻击疲惫和进展迟缓的时候,向蕴藻浜南岸之敌发起猛烈进攻,把敌人消灭在江边。
这是一次求生和求胜的拼搏,也是淞沪战场上中国守军最后一次的战机。蕴藻浜——这条用石块砌成江岸的几十米宽的河流,将经受20世纪的第二次战火和硝烟。
第一次在蕴藻浜的血战是1932年的2月13日,大雪纷飞,炮声动地。为反击渡河的日军,19路军军长蔡廷锴亲自督战,白刃肉搏,血溅沃野。6团3营战士仇委、尹抗日等7人被敌虏获,他们宁死不屈,竟被日军砍断手脚,活活烧死!副师长张炎组织了60多人的决死队与敌决战,60多个官兵每人穿一件煤油淋湿的军装,身上捆满手榴弹,冲入敌人阵地后,点燃煤油,引火自爆,敌营大乱,我军乘机冲锋,日军兵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