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附录:汉代的太学
至“宾客盈室”。(《后汉书?仇览传》)
太学生的选拔和出路
汉代关于博士的策试及太学生的选拔均属太常卿。元朔五年所立的“博士弟子”五十人,想系自一般博士的门徒中所圈定。然当时政府的规定则是“太常择民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充“博士弟子”。其后选拔的方式,盖系自郡国之学内择其优秀学生,由地方官保荐入太学深造。《汉书?儒林传》载其选拔的程序为:“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①文翁为蜀郡首时,曾“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府用度,走刀布蜀物,齐计吏以遣博士”。(《汉书?循吏传》)所以文翁所派赴京师受各种训练的学员,均保领有地方政府津贴的官费生。
保送升学虽是官定章程,但京畿毕竟是人文荟萃之区,终两汉之世,政教两界的要人,微时多曾“游学京师”,“受业博士”。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即是其中之一。这些人显然不全是由地方政府保送,而是以私人资格入学的。王莽秉政时曾规定:“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勿以为‘员’。”(《汉书?儒林传》)所以汉代太学生出身的社会成分极为复杂。一则因为太学本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再则因为它是利禄之途中的快捷方式,所以各界士子皆趋之若骛,其中有衣锦披朱,世袭功名的“公卿子弟”,也有地方政府选送的公、私费平民学生;有日食万钱的纨绔子,也有贫至“无被,卧牛衣中”的寒士(《后汉书?王章传》);有仗义疏财,接济同窗的义士(《后汉书?申屠蟠传》),也有半工半读,亲任舂杵,或为同学管伙食以自糊的苦学生③;更有来自外国的匈奴留学生(《后汉书?儒林传》)。而太学毕业学生的成就,上自帝王、公卿、宏儒、硕彦,下及郡国小吏,无不应有尽有。其中学生之作息情形,有闭户读书的;有清谈嬉游,考试舞弊的;有贸然上书当局,议论时事的;更有组织学生团体,煽动风潮的。总之今日我国国立大学内学生活动的一切现象,汉代太学无不具备,只是那时的太学,比现在国立大学的规模更要大出十余倍而已。④
【附注】此篇作于五〇年代,那时两岸的大学规模都很小。今日自是另一景象也。
太学里的教授和分科
太学里的教授在武帝时便是新设的“五经博士”,其后诸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五经博士共分十四家。以故终汉之世,太学里的学程亦分成十四种。以东汉时七千名博士学官计之,则每一种的博士当在五百人左右!这些博士的选聘,按汉代成规约有三种方式:
其一为公卿“保举”。如阳朔二年,成帝诏曰:“丞相御史,其与中一千石、二千石,杂举可充博士位者,使卓然可观!”(《汉书?成帝纪》)其“保举状”则规定应选者应“生事敬爱,丧没如礼,通《易》、《尚书》、《孝经》、《论语》,兼综载籍,穷微阐奥,隐居乐道,不求闻达,身无金痍痼疾,世卅六属不与妖恶交通,王侯赏赐行应四科,经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举。(《后汉书?朱浮传》引《汉宫仪》)第二种方式则为天子“征辟”。太学设立时的第一个赞助人,原《春秋》博士公孙弘的第一任官衔便是以“贤良征为博士”。(《汉书?公孙弘传》)后汉时征辟之例尤多。但是光武中兴后激励气节,要士人“不求闻达”,所以有许多人“称疾不就”。第三种方式则为“策试”。汉制规定,由太常卿“选试博士,奏其能否”。(《续汉书?百官志》)
在这样隆重方式下选出的博士,高位殊荣,自然自视不凡,不愿他人与之竞争。加以文人相轻,再“各以家法教授”,门户之见极深,因而太学里便要闹各学派互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