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诺贝尔奖?没兴趣!
re》投稿的举动,但也紧跟着就上报了主管部门,便是想用国家参与来让中华制造的影子更淡一点,从而将自己隐藏得更深一点。
在他的主动迎合之下,卫生部、中科院等很快就派出了大批专家教授,与中华制造克隆团队一起,组建了一个极其庞大的新团队,开始了最后的研究。
当《Naure》的记者,赶到苏城时,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幕联合研究场面。
上次的撤稿事件,让《Naure》对《ell》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甚至一度影响到了两者的合作关系。这次求证,他们就没有再向《ell》求助,而是直接派出了两名资深记者,会同一名英国生物学家,途经日本时又带上了一名日本生物学家,共同赶往苏城,实地考察。
可是车子刚刚进入苏城地界,就碰上了苏城政府会同国家卫生部、中科院的迎接队伍,葛书记、谢部长代表苏城与卫生部,对他们的到来表示了欢迎。
此后的引导、解,全部是卫生部的官员在负责迎接,给记者和英日专家留下了深深的这是国家占主导地位研究项目的第一印象。
在采访中,他们首先被引到了中科院、卫生部在苏城当地的几个研究所、医学院,看到上千名研究员参与,所有的生物实验室、病理实验室几乎都在开展克隆实验的宏大场面,更是深信之前的判断。
经过外围的一番洗脑,他们最后才被允许进入中华制造职工医院。
当他们看到实验室中那一件件先进的实验设备,再发现从事实验的全是中科院、农科院、华清、卫生部享誉多年的专家教授,而中华制造自己的研究员基本都是打下手时,最终肯定了他们的判断。
毋庸置疑,这就是国家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研究。
能够组织这样一场大规模研究,其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中国是第一个发现耐热聚合酶,并成功将之实用化的国家,有了这个成果,短时间重复PR成为现实。当然要再接再厉,最快速度攻克克隆研究的技术难关。
而中华制造,则是因为拥有目前中国硬件最好的生物实验室,所以才以联合研究的方式,参加进来。
随行的两名英日生物学家,也是参加过上次首都新闻发布会的教授,曾跟游锦有过短暂的接触,知道他的水平其实不高,甚至从临床转为科研也才是近几个月的事,对他的评价很低。
在实验室中,他们随意与原中华制造克隆团队的研究员接触之后,进一步确认了他们的判断——这些人,连在实验室打下手的资格都很勉强!
显而易见,若不是需要借用中华制造的实验室,这些人连在这里立足的本钱都没有。
经过慎重的考察,确认了实验数据,经实验室允许,一篇包含了部分实验数据的专访报道,很快就通过刚刚连通的互联网,传送到了《Naure》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