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流传种种流言,说的最多的是中央对该省近些年的经济发展很不满意,一些领导认为,楚西出来的几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只会玩政治,不懂经济,迟滞了全省经济发展,中央有意图要把派懂经济的领导来改变这一局面。还有一种说法是解放以来楚西籍的领导干部占据着省里的各个要害部门,盘根错节,结成了“楚西派”,中央有意识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些人还特别申明,宋达的退位,标志着“后楚西时代的终结”。这些传言传得神乎其神,开始张啸也以为这些传言不过是其他地区对楚西籍干部长期占据省主要领导位置有意见,直到黄明书记和省委组织部长找他谈话,要他担任楚西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一职时,他才明白,这些传闻并非空穴来风。黄明书记说的很明确,之所以要派他去当这个市长,就是要解决地市级主要领导异地任职的问题,他担任楚西市长后的主要工作,是要把楚西市的经济抓上去。
说起来,张啸担任楚西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还真有一点偶然,在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有好几个,张啸排在最后一名,分管宣传口,兼任省委机关刊物主编。张啸所以能够下派去一个地级市长当主要领导,是新任省委书记黄明亲自提名的。三年前,黄明和张啸是中央党校高级研讨班的同学,张啸小师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勤奋,敏锐,干练,举重若轻。还有一点,张啸很有一点书生气,这与黄明很是投契。黄明是很看重一点书卷气的,在中央党校,黄明有一次开玩笑似地说,现在的领导干部,文凭是高了,可书卷气却没了,更谈不上儒雅。高级研讨班学员中,有省部级干部,也有地厅级干部,都是官场上历练很久的人物,很多人把学习当成了拉关系,寻找进身阶梯的机会,一些地方甚至明确要求参加学习的学员要联络上中央直属部门,以便为本地区争取项目、资金。所以,中央党校高级研讨班学习之余,可以说是又紧张又生动的。没有讲座的时候,大家都出去活动去了,张啸却一个人静静地在寝室里看书,写文章,虽然这取决于他的位置超脱——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说是实职也是实职,说是虚职也不冤枉——也难得他能够心如止水,毕竟,到中央党校高级研讨班学习,再怎么说对个人仕途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黄明也自认是一个心如止水的人,当然,进入了官场,没有人能那么超脱,可他至少对仕途进退不是那么太在意,也许就是这么一种不在意,让他在工作时能够排除杂念,心无旁鹜而挥洒自如,最终业绩突出,成了一方封疆大吏,省委书记。张啸给黄明印象深刻的还有他的那篇毕业论文《后计划经济时代思辩》,研讨班的大部分经济论文都是阐明市场经济作用的,很多人甚至认为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是灾难性的。唯独只有张啸的这篇论文,阐述了计划经济对市场经济的调控作用,提出了市场经济之中也包含计划经济元素的思考。黄明知道张啸是文学博士,却没有想到他对经济学也有如此研究。这也是黄明极力推举张啸出任楚西市长的原因。
张啸对楚西市并不陌生,在省委办公厅的时候,一年也要下来几次,楚西市的一些领导有时也要通过他在省委机关刊物上发表论文,如今的领导都很看重这些,似乎在省委机关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就能显得出自己的政治水平似的,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些文章无一例外都是由秘书捉刀的。所以,张啸对楚西市的一些情况也还是略有知晓的,由于历史原因,楚西市地方干部占着绝对多数,关系盘根错节,而且有着相当强烈的排外观念。楚西市十二个县之间,形成了好几派,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近几年楚西市下属的酉县、陇水县等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锰矿和铅锌矿藏,矿产开发如火如荼,利益纷争导致人际关系云山雾罩,简直到了扑朔迷离的程度。所以,他上任前黄明书记单独和他谈了一次话,说,张啸,楚西的情况很复杂,我这次是把你放上炉子上烤了,你要有思想准备